第36节(1 / 2)

“不在乎,你愿意为我烤鱼,我已经很开心了!”陶梦阮微笑着,“来尝尝,再不吃就冷掉了,鱼肉冷掉了一点都不好吃!”

司连瑾就着陶梦阮的筷子,将陶梦阮夹起来的鱼肉吃下去,又看向放着鱼肉的碟子,意思很明显,分明是要陶梦阮投喂。陶梦阮一面好笑,一面也就如了他的愿,将碟子里的鱼肉夹起来给他。

这么一来,西湖一日游两人最多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功夫赏景,其他时间都在烤鱼、吃鱼、喝鱼汤当中度过。等两人从另一处岸边下船时,已经是下午时分。司连瑾很知道分寸,能带陶梦阮出来玩已经是不容易了,时间差不多了也该送陶梦阮回去,虽然他还能在杭州待几天,但哪有未婚夫时时往姑娘家府上跑的,司连瑾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却不愿意陶梦阮受委屈,能见到陶梦阮的机会可不多。

陶梦阮被司连瑾抓着手,有宽大的衣袖挡着,别人瞧不出来,陶梦阮也就由他去了。两人一面走,一面小声说着话,马车停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司连瑾故意走得慢,平日里难得听他多说两个字,此时却在细细给陶梦阮讲平定海寇的经过。

陶梦阮心知司连瑾必定将许多艰险都删减了,只当给她讲故事。陶梦阮前些时候听说北方的战事也慢慢平息下来了,蛮族早年臣服于天朝,虽然时战时服,但战事规模都不大,这两年却灾害频频,本来就不大富裕的蛮族这下更加艰难,才有了这一场大规模的入侵。只是毕竟灾害拉空了国力,蛮族虽然发动了战争,但后继无力,这场战争打不长也是意料之中。

陶梦阮如今待在南方,北方的消息不太灵通,只是有些担心,她曾听人说过,靖国公虽然看重司连瑾,但对二公子和三公子也十分看重,何况靖国公的继室,三公子的母亲对司连瑾连面子情都没有什么顾忌。这下司连瑾一回去,两边都占了功勋,那边恐怕更要做些小动作。

司连瑾察觉到陶梦阮的担心,笑笑道:“不用替我担心,我世子的位置,可不是谁疼我所以给我的,我既然敢坐这个位置,就能坐得稳。”

陶梦阮也明白这个道理,司连瑾的两个兄弟还好说,陶梦阮更担心内宅里的手段,那位国公夫人可不是什么善茬。陶梦阮只见过靖国公夫人安氏一回,在京城的某次宴会上,那位国公夫人一见面就毫不掩饰的将陶梦阮挑剔了一番。陶梦阮倒不在意对方的挑剔,前世跟着兄姐们在商场周旋,什么人都见过,可挑剔完了之后还下黑手就过分了吧!

陶梦阮之前听过安氏对付靖国公府大姑娘的手段,还是宁阳郡主对她说起的。司连瑾上头还有个庶姐,虽然是庶出,但毕竟是靖国公的第一个孩子,靖国公也多疼爱几分,而安氏对待那位司大姑娘的手段就跟对付陶梦阮的那一招差不多,不同的是对付司大姑娘,安氏有更多的时间铺垫。

首先,安氏毫不掩饰的表达了对那位姑娘的不喜,然后,在某次宴会上,陷害司大姑娘毒害嫡妹,也就是安氏所出的四姑娘。司大姑娘那时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当时就说安氏陷害她,结果安氏反咬一口,说谁都知道她不待见大姑娘,若是这样陷害她,不是谁都一下子想到了吗?她怎么可能做那么蠢的事!于是大家都相信安氏不会那么蠢,司大姑娘心思恶毒毒害幼妹的罪名便算是坐实了。

有了这么惨痛的前车之鉴,陶梦阮发现了安氏下的黑手,自然不会按照安氏的想法走,然而,即便那杯有问题的茶没有喝下去,陶梦阮也只能憋屈的当什么都没发生。有了这一段故事,陶梦阮觉得司连瑾能平安长大,还能有这么好的名声,这十多年过得实在不容易。她当然知道司连瑾的本事,还是忍不住多提醒一遍,道:“我知道你厉害,可有本事的人最容易阴沟里翻船,便是她算不得什么大人物,你也不能掉以轻心。”

司连瑾并不嫌陶梦阮烦,点点头道:“阮儿说得对,等明年就能娶阮儿进门了,我是万万不能出任何问题的!”

陶梦阮闻言便笑了,被司连瑾送到马车上,刚要启程,不远处一辆马车上下来一名女子,娉娉袅袅的走到司连瑾面前,柔柔的声音道:“司世子,思思有件事想单独跟世子谈谈。”

陶梦阮手还没放下帘子,虽然带了面纱,但依然一眼就认出夏思思来,不由微微挑了眉,似笑非笑道:“世子,夏姑娘有话对你说呢!”

司连瑾扯扯嘴角,看她笑得漂亮,依他对陶梦阮的了解,这个时候陶梦阮已经不高兴了。

陶梦阮当然不高兴,就算知道司连瑾不会对夏思思有任何的心思,可人还没在杭州露过几次面呢,就已经开始招蜂引蝶了,她当然不会开心。

司连瑾在外人面前一贯是高冷范儿,面色不变甚至连眼角都没有抬一下,只淡淡道:“你是谁?有什么资格跟本世子说话!”

------题外话------

我错了……嘤嘤嘤,一直等的亲们,对不起……

☆、第九十六章 想做什么

夏思思听过司连瑾的名声,杭州离京城虽远,但司连瑾的声望还高过岳临风和宫九浔两个,她自然是听过的。只是京城路远,京中人不仅知道司连瑾才貌过人家世出众,更知道司连瑾不是个好相与的,但到了杭州,夏思思这样的千金小姐,便只知道司连瑾的才华和美名了。

夏思思从前迷恋宫九浔,司连瑾虽名声在外,夏思思也顶多当他是个大才子,有些好奇,可如今不同,宫九浔拒绝了夏家的联姻,陶家更是害得夏家至此的直接罪魁,不管出于想求个前程,还是对陶家的报复心,夏思思都将司连瑾当做一个攻克的目标。

夏思思被司连瑾毫不客气的话刺得脸色一变,隔着面纱都能看到微微扭曲的脸色。似乎努力平复了气息,夏思思保持着柔和的语调,接着说:“不会耽误世子很多时间,世子若是不听,将来会后悔的。”

司连瑾对这样的威胁丝毫不放在心上,只淡淡的瞥向旁边的侍卫,道:“把道路清理一下。”

跟来的侍卫是司家的私卫,只听从司连瑾的吩咐办事,得了司连瑾的吩咐便冷硬的将夏思思主仆隔开。司连瑾更是没有停留片刻,直接吩咐驾着车往回走。

陶梦阮微挑起帘子,只见夏思思被赶到旁边,捏着帕子的手微微泛白,显然是强忍着情绪,跟着她的小丫头害怕的扶着她的胳膊,主仆两人目送马车走远,那夏思思的目光分明是怨毒的。

陶梦阮上次见到夏思思的时候,还觉得夏思思虽然性格不讨喜,但三观还是正的,会对她毫不客气的说话也是因为立场问题。但这次见到,夏思思明显已经黑化了,她跑来找司连瑾,看样子也不像是单纯的表示倾慕,更像是有什么底气,来谈合作的。

司连瑾骑马跟在马车外面,见陶梦阮手挑着帘子,目光还落在远处的夏思思主仆身上,伸手将帘子拉下来,道:“天冷,别把手放在外面挨冻。”

陶梦阮乖乖的收回手,道:“你说,她想跟你说什么?我总觉得,她手头还真有些底气。”

“多半是临安郡王的什么把柄,不用在意。”司连瑾随口答道,他虽然在沿海对付海寇,但陶梦阮在杭州待着,他还是费了些心在杭州布置了一些眼线。临安郡王府在临安已经好多年了,要说清白,司连瑾还真不信,何况那还是宗室出身,早年也不是没有野心。夏家能在杭州做到之前的位置,跟临安郡王府的往来是少不了的,两方多少都捏着对方的把柄,所以夏思思才笃定能嫁入临安郡王府。

夏家如今的处境司连瑾也清楚,更清楚夏家没什么地位之后,宫九浔已经利落的跟夏家拆伙,要不然夏家也不会被人墙倒众人推,落到如今的境地。夏思思找上他,无非就是想转投向他,挽回夏家的局面,想来在夏家看来,他平定海寇的功绩远远比不上北边抗击蛮族的父亲弟弟,若是拿下临安郡王府,则可以添一些筹码。

然而,夏家却不知道,平定海寇的功绩确实不算太大,然而,真正的底气在于东南的海上商路。如今天朝已经过了开疆拓土的时候,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外患来说,北边的蛮族也没有别人以为的那般让皇帝重视。真正让皇帝费心的,其实在于内部的调整,想要推进内部的调整,最重要的是钱,所以从皇帝和太子的立场来说,能有大笔的进账,比起要投入大笔钱财的打仗更重要些。

司连瑾作为宫延述亲密的小伙伴,这一层尴尬皇家不会对别人说,他却清楚得很,虽然不能说出来,但真得感谢陶梦阮当时提醒他。如今,东南的商路逐渐走上正轨,东南海上的岛国慢慢跟天朝交往,作为司连瑾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完全没有必要牵扯进临安郡王这边的烂泥当中,没多少好处,还溅一身泥水。

司连瑾没有明说,但陶梦阮也能想到。夏家敢在杭州摆姿态,还摆出一副跟杭州官员对立的姿态,后面自然是有人的,而这个人,除了封地在杭州不远的临安郡王,不做他想。如今看来,临安郡王抛弃了小伙伴,于是夏家走投无路之下,大约是准备反咬临安郡王一口。至于为什么是夏思思找上司连瑾,而不是夏家当家的上门跟司连瑾谈,大约还是顾忌着临安郡王那边,不想直接撕破脸吧。

陶梦阮只远远地瞧过宫九浔一回,连模样都没有看清楚,但远远地看上去,气质还是极好的,但不得不说,夏家跟宫九浔的这一场撕让陶梦阮恶心了,尤其是夏家还将主意打到司连瑾头上。陶梦阮冷哼了一声,决定回去就给夏家再找些麻烦。

司连瑾提前赶到杭州,能在杭州多留两日,但不好经常往陶家跑,只有晚间过来寻陶梦阮说说话,又担心陶梦阮吹风受凉,每回说几句话也就走了。

司连瑾在杭州待不了多久,陶梦阮虽然想给夏家找些事,也暂时将这事放到一边,没想到夏家千金不知廉耻勾引司连瑾的话不知从何处流传起来,夏家羞恼之下将夏思思送到乡下的庄子住着,对外只说夏思思去了庄子养病。大户人家的千金犯了错都往庄子送,旁人都心照不宣的表示理解,夏家的名声更加一落千丈。偏就在这时候,宫九浔高调的将婚期提前,要提前迎娶俞大姑娘过门。

陶静轩作为江南巡抚,也收到了临安郡王府的喜帖,且不论皇帝怎么看临安郡王,人家是宗室郡王,封地就在临安,人家办喜事,陶静轩这边怎么都得过去喝一回喜酒。

司连瑾在杭州带了五日,就匆匆离开了,只说陶梦阮及笄时再来。司连瑾一走,陶梦阮还郁闷了两天,接着就收到了临安郡王府的喜帖。临安离杭州要大半天的路程,就为了喝一杯喜酒,大老远跑到临安,陶梦阮觉得不大划算,何况又不是什么熟人,然而这一场喜宴还真得跑那么一趟。

陶静轩一家提前一日出门去临安,到临安时已经是下午,临安郡王府已经安排了人在临安城外等候,安排陶静轩一家在临安郡王府的别院住下。一处住着的,除了陶家还有几家贵客,听说宫九浔的舅舅家杨家也在其中。

陶少安还是活跃的年纪,坐了一路的马车,到了临安也不累,带了小厮出去玩。葛氏却有些疲乏了,简单地洗漱了一番就先回房躺一躺歇气。陶梦阮倒是不累,只是到了一个新地方,人又多,又不会久留,陶梦阮也懒得跑去熟悉地形,只叫陶少安的小厮跟紧了陶少安,别惹什么麻烦。

给葛氏煮了一碗姜茶,看着她喝了,陶梦阮便自己回房,出来也没带什么东西,随便拿了本书翻看,没过多久小雪来禀报,道:“姑娘,杨家四姑娘过来拜访。”

“杨家?”

“是容州杨家,杨四姑娘正是临安郡王的表妹,说是这一处就姑娘与她年龄相仿,所以寻姑娘说说话。”小雪简单地解释。

杨家是容州名门,容州在河北,离杭州路程不近,当初是当时的临安郡王,也就是宫九浔的父亲北上进京时,在容州遇到了杨家姑娘,也就是后来的郡王妃。曾有传言,杨家是不同意杨家姑娘嫁给临安郡王的,但杨家姑娘一片痴心,曾言非卿不嫁,杨家疼女儿,只得接受了这门婚事。只是虽然杨家姑娘嫁入临安郡王府,但杨家与临安郡王府并不亲近,往来也都是淡淡的。

陶梦阮从前只当是外边的传言,如今宫九浔娶妻,按理来说杨家可以直接住在郡王府,但杨家却跟宾客一起,住在别院中,看来这传言还是有几分真的。

“请杨四姑娘稍等,我马上就来。”

小雪应了一声是,先往前面去通报。陶梦阮则简单地理了理衣裳头发,才带了小满一起往前面走。

最新小说: 知青美又娇,年代糙汉狠狠心动了 病弱娘娘她一路高升 哑巴小妻:热搜当天和豪门继承人闪婚了 猫神的鱼 致命偏宠 重生之我在虐文当丫鬟 惹到她,全公司都踢到铁板啦! 怒踹渣男后,千金被总裁哥哥独宠了 白月光归来,这隐婚老公我不要了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