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
那剑刺上胤禩的瞬间,随着十四的吼叫,康熙帝终究还是住了手。
他将剑往地上一扔,“无需多说,将胤禩锁拿上枷。”
“皇阿玛,请三思!”十四直跪不起,甚至从衣袖中拿出不知何时准备好的毒药,置于胸前,“若皇阿玛非要处置八哥,儿臣愿与之同死。”
胤禩的眼眶早已湿润不已,他看向那个从前在自己心里一直稚嫩需要依靠他的背影,此刻才发现,与其说是自己的羽翼在保护十四,不如说是十四用尽他的真心一往无前地跟随着自己。
他胤禩何德何能,能得到这份真心,又有什么资格,让一个比自己小数岁的弟弟挡在自己身前。
“要处置八哥,便先处置我。”十四坚定地说道。
小九和小十也跟着下跪,附议道,“儿臣愿与之同死。”
康熙帝眼睛眯起,气得连连后退,“好啊,你们一个个地,在你们心里,是不是早已把胤禩当成了王。他到底允诺了你们什么?给你们下了什么迷魂汤药?”
康熙帝气得连发须都在抖,那沉下的剑骤然间变得沉重无比,康熙帝再次将它提起,这回却断然没了心软之意。
“皇阿玛,八哥没有给儿臣下什么迷魂汤药,是他为人的正直品格,是他处事的人生态度,让儿臣趋之若鹜,引以为趋向。八哥他何错之有,是儿臣执意要跟随他。”
十四倔强的性子上来,想到最坏的结果不过跟着八哥殒命,不会比这更差了。
无论如何,要他站在一旁袖手旁观,他绝对做不到。
“既如此,胤祯,你如此想跟随你八哥,朕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此刻便成全你。”康熙帝说着,那剑继而再向十四刺去。
这一回,康熙帝用尽了全力,眼下是目眦欲裂的愤然。
他平生最恨的便是有人敢挑战他的权威,纵使这人是他的亲生儿子,便愈发可恨。
他已经失去了那么多儿子,也不差这一个。
十四闭上了眼睛,只等着康熙帝那剑朝他刺过来。这回他已经拉住了八哥,十四是如此地平静。他眼里既没有委屈,也没有失望。
因为他向来没有对皇阿玛抱过希望,从他偏袒废太子而对他们这些儿子的伤痛视而不见的那一刻开始,十四便知道,他从来不该有指望。
然而,预想的痛意并没有出现在自己胸膛,十四猛然睁开眼睛,这才发现,并不是康熙帝再次主动收住了剑,而是有人拼命跪抱住了康熙帝的腿,阻止了他继续向前。
那剑就差几分,差一点就将十四的胸口捅了一个窟窿出来,若不是五阿哥胤祺,十四此刻已然说不出一句话。
“皇阿玛,万万不可啊,十四他年纪小不懂事,您千万别和他置气,十四他万死不辞,可要是气到了您的身体,便万万不值当啊。”五阿哥胤祺声泪俱下地恳求。
然而他并没有站在十四的立场,让康熙帝觉得他们一丘之貉,而是选择了从康熙帝的立场出发,劝他保重身体。
这让康熙帝的理智微微回过神,气慢慢消解一些。
再加上,五阿哥胤祺说话向来不太利落,几乎不愿在众人面前发言,而此刻,为了十四的安危,他如此恳切地说了这么一长段话,多少让康熙帝有些动容。
小五,他向来是再乖不过的孩子,从没和自己要求过什么,而此刻他跪抱着自己的腿,康熙帝再没了刚才的怒气。
胤禛仔细打量着康熙帝的脸色,见他神情因为胤祺而缓和不少,他便知是时候了,给皇阿玛递一个台阶的时候到了。
况且,胤禛也并不想在朝堂上搞出血溅当场的祸事,且不说胤禩,单说他的亲弟弟胤祯,要是他出了事,他在额娘那的第一关便过不去。
于是,胤禛跟着五阿哥向康熙帝求情,他一跪,那些跟随他的其余皇子便也跟着一跪。
一时之间,朝堂上跪了一大片,无论是朝臣,还是皇子,像是怎么也想不通,事情怎么到了如此之地步。
唯独康熙帝沉默半晌,而后终于妥协,“都跪着干什么,朕难道是那独断独行的暴君不成,都起来吧。”
康熙帝扫视众人一圈,而后将眼睛定在一直低着头的胤禩身上,“八皇子胤禩,勾结奸逆之徒,知情不报,革除贝勒之位。”
说完,他又看向十四,“十四阿哥胤祯出言不逊,冥顽不灵,赐二十大板,若多叫一声,便加一板,拖下去。”
一场闹剧终于结束,康熙帝有些疲惫地捏了捏眉心。
胤禩被押了下去,而十四则被则被带到打板子之处。
小九和小十皆是眼眶含泪,心上已经如千疮百孔一般,既担忧八哥,又心疼十四。
然而那板子一下又一下地往十四身上打着,他却一声不吭,执刑的太监总管得了皇上的命令,丝毫不敢对十四阿哥放水,于是拍在十四身上的每一板都力大无比,是一场难熬的酷刑。
十四自小除了生过那一场怪病,向来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来没受过什么委屈,更别说什么皮肉之伤。
他向来娇气得好很,有时候手指不小心划破一个小口,都抱着胤禩撒娇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