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险
“为什么要和我道歉?”
梁月庭咬了咬牙,纤长的眼睫如扇,投下一片阴影落在她肩上。
王银蛾望着他身后的木门,心里想着其他的事。
等天将黑了,他才肯说出心里话,好像黑夜给了他一股勇气。
“我以为,神仙无所不能,可以给世人带来好运。可是——你因我受牵连,还有那个男子被处以绞刑。”
王银蛾眨了眨眼。原来神仙也有软弱,害怕出错。
于是她轻唤了他一声,说道:“可没有你,或换作其他一个人,我该得罪的人还是要得罪,该冤死的人也无法活下去。要怪也只能怪这世道,怪写命书的仙,哪怕处处夹着尾巴做人,别人看你不顺眼还是要揪着你打——”
说着,王银蛾轻轻挣开这个怀抱,往后退一步。
“梁月庭,你是不是知道真相?”
他明显愣了下。
见此,王银蛾笑了声,语气转冷:“也是,人家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我做了什么事,瞒过天下人也瞒不过神仙。”
原来从头到尾,她才是傻瓜。这种无所遁形的感觉,和身上没穿衣服,有什么区别呢?
梁月庭迟疑了下,承认道:“我是看见了,也知道你做的事。”
那日的事情好像蜻蜓点水般,竟然轻飘飘地就过去了,两人依旧相处如初,真是如此吗?
可王银娥眼下没功夫管这儿女情长,她正为祭祀的事焦头烂额。
其实,事情也不怎么严重,主要是她意想不到,朝廷竟然把管理太牢的事交给她做。这不是礼部的事务吗?难道说朝廷近来很缺人手?
早晨,她换了官服,乘官员特派的马车赶到行宫,不想被礼监司的人抓去充当苦力,还要让她好生铭记这份恩情。
我呸!
王银蛾心里怒骂一声,面上却恭谨地点头答应。
礼监司使向她吩咐之后,就领着一众公公宫女浩浩荡荡地离开了。
皇帝和后宫妃嫔的轿撵队伍要到下午申时才出发,朝廷百官的车辆也要等午后才能出发。
祭祀原本拟定的日子是明天,正好是个黄道吉日,今晚休息,明早天不亮就得爬起来开始登高祭祀。
达官贵人们不必在意这些小事,但可苦了底下忙活的宫女公公们,当然她这类负责专项事宜的小官也跟拉牛一样,从早赶到晚,半点休息的机会都无。
这个时节,秋老虎也差不多刚过去。
正午的时候还有些热,王银蛾站在门廊下,吩咐专门喂养畜牲的宦官找来一些轻便的材料,搭个棚子,免得畜牲们热死了晦气!
她在这里盯着搭棚子,不一会儿,一个公公急匆匆地跑来,喊道:“王大人,行宫的储水出了问题!”
她手扶上额头:“怎么回事?行宫的储水不是从山上引的泉水吗?”
那公公年纪轻轻,看样子许多事不熟练,遇上急事说话也不利索了。
听他语无伦次地讲完,不知要到何时候去。于是王银蛾扭头叮嘱一声,就让年轻公公带路。
“孟大人、李公公他们呢?”
“诶,他们正在那里商量呢!”
王银蛾一路快走。
将要赶到蓄水池那边,她掏出一方帕子,擦了擦额上的汗液,又整理了衣襟,这才从容地走过去打招呼
见了人,拱手行一行礼,问明事情缘由和严重程度,一双秀眉紧拧了起来。
王银蛾奇怪道:“怎么会突然没水?早上检查的时候,还好好的。”
李公公哀声叹气,面色凝重忧愁:“这要是没水,下午陛下和贵人们来了,怎么用水?”
“眼下水池里尚且有些干净的水,我已差人堵住池眼,尚可以维持一段时间。”孟绥沉吟道,“当务之急,是派人上山查看情况,再做决断。”
李公公点点头,说道:“其他的大人估计快要收到消息了。但现在情况紧急,已等不了他们,我们快是立刻做决定。”
王银蛾正在旁听,突然猛打个寒颤。
这里就她们三人,除了她还能有谁抽得开身?李公公是这次祭祀的总管,而孟绥是她前辈,更是代表水道司负责的门面。
两个大佬在这里坐镇,只有她一个新出茅庐的新手能派上用场了。与其让他们暗示自己,倒不如主动出击,说不定能博得个好印象。
“不如让下官领着人去。”王银蛾垂首站出来,毛遂自荐,“眼下更重要的是负责行宫的查漏补缺,这事离不开两位大人合作。下官虽经验浅薄,但也了解一些基本的水利知识,何况有其他资历深的人员,也可以指点下官。”
“好,有劳王大人了。”
李公公笑着颔首,摆手叫来下人,嘱咐道:“叫几个有经验的工匠随王大人上山。”
祭祀之地三面有山,唯有南面是一道缺口,行宫之地用水的泉眼就在正东面的那座小山里。上回来行宫之余,她找猫薄荷,正是去的东面几座相连的山丘。
因此,王银蛾领了五六个人手就寻着记忆上山,穿过一片密林,到了石壁下,这就是泉眼所在处。
那是一条鬼斧神工的狭缝,山石内部储存着天然的活水,就从狭缝里源源不断往外流,而外面的虫啊叶子却不能进去。
而眼下,这条狭缝却干枯了。
众人围在狭缝底下,纷纷奇怪:“看来是山石里面没有了水。”
“可是,若山石内部无水,早上的水流怎会是一如往日的量呢?”
另一个负责行宫日常打扫的公公道:“可总不能打开石壁,瞧瞧里面究竟有无水流——”
说罢,众人都望向她。
王银蛾停下预备攀上石壁的动作,一条腿尴尬地搁在凸起的石头上。
她想了想,道:“我觉得这个法子有理,早前听说山石里是活水,不会变质,那么这流进山石的水必然是外部来的。”
“我先登上石壁,看看情况!”话落,她已身手灵巧地攀住石岩,几下窜上石壁。
看的底下随从心惊胆战,惊呼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