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2(1 / 2)

必就是不可以的,别人不仁,我们当然可以不义,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秋桐转过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话说的好,我不否认这话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但是,我觉得,用一报还一报你不仁我不义的方式去还治其人之身,未必就是妥当的,或许,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

“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的理解是,我们做人要恪守与人为善的原则,但是这并不代表别人就会对我们友善。当别人冒犯、羞辱我们,或者故意挑衅时,我们不妨进行回击。

“当然,在回击时既不能说有失自己身份的粗话或脏话,也不能回击得太过分,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人们常说针尖对麦芒,如果对方用针尖扎了我们一下,我们却用刀枪来回击,这样做就属于过分了。”

我对秋桐的话有些不以为然,说:“你这是弱者的处事逻辑我表示不屑。”

秋桐笑了下,坐到办公桌前,看着我:“其实你就是鄙视我也不生气,不过,我反而觉得这是智者的处事逻辑。”

“何以见得”

秋桐说:“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拜见了楚王之后,楚王一看他的身高和外貌,有些不屑,就问道:齐国恐怕是没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人挨着人,肩并着肩,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派遣贤明的人出访贤明的国君,派无能的人出访无能为力的国君,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国了。晏子的话一出口,楚王立即不好意思了。

“楚王这次失败了,可是他不甘心,于是又安排了一个场景,想羞辱一下晏子。他请晏子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名公差绑着一个人来到楚王面前。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公差答道: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晏子答道: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若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虽然叶子相像,但是果实味道却大不相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条件不相同。现在这个人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便偷起东西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找倒霉。

“在和楚王的交锋中,晏子并没有说一句过分的话,也没有气急败坏地指责楚王无礼。他只是顺着楚王的话说,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维持了国格,也维护了个人尊严,难道你不觉得他这是在智慧地运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

我听了,沉思不语。

秋桐接着说:“一位作家刚刚出版了一本书,正在接受同行们的祝贺。有一个人却出言不逊:我也喜欢你的书,那是谁替你写的这位作家当即说道:我很高兴你喜欢我的书,那么谁替你读的呢

“显然,这个人的话是带着污辱与挑衅的意味,但是作家并没有生气地说告他诽谤,也没有极力找别人证明自己没有抄,而是借用对方的话回击了对方你说,这种一报还一报的方式好不好”

我凝神看着秋桐,没有说话。

秋桐又说:“有些情况下,别人说的话虽然没有涉及人格、尊严,但是他用自己的道说话时,用我们的道却无法说服他,这时,不妨借用对方的道来反驳他。在网上流传着一则这样的笑话:有一个校长,看见了学生正在爬墙,就问道:你为什么不从学校大门走学生装酷地一甩头,说道:“xxxxx,不走寻常路”校长接着问:这么高的墙,你怎么能翻得出去呢学生接着说道:xx,一切皆有可能

“校长接着问了几句,学生都以广告词来回答,校长一见没办法了,直接说道:那好吧,鉴于你爬墙的行为违反了学校的纪律,我给你记大过的处分。学生这下子急了,也没有找出合适的广告词来应对,直接问道:为什么呀校长说道:xxxxx,我的地盘我做主

“校长如果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说话方式来教育学生,学生还会用广告词来反驳,他们俩的话就会风马牛不相及了。但是校长借用了学生的说话方式,结果把学生说得哑口无言了你说,这是不是另一种方式的你不仁我不义呢”

我咧咧嘴,无声的笑了,不由点了点头:“嗯你的例子倒是不少。”

秋桐笑着说:“还有呢。”

“讲”

秋桐说:“从前有一位大户人家的子弟屡试不第,被全族人鄙视。他的父亲乃是当朝内阁大学士,文名天下,权势也极大。这位先生也真是不幸,科举考试好像没有他的份,尽管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这匹被埋没的千里马除了暗自叹息也别无他法。

“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儿子第一次参加殿试,竟然就被皇上钦点为状元。这位先生为此饱受父亲的责备,怪他丢尽全族人的脸,不但比不上须发皆白的老父,连一名黄毛孺子都超过了他。这位先生有口难辩,一直默默忍受老父的责骂。

“有一天,他的父亲又当着许多亲友的面开始数落他。他实在忍不住,便反驳他父亲说:我的父亲是内阁大学士,你的父亲不过是一介渔夫;我的儿子是位名状元,你的儿子是久考不中的书生。你的父亲比不上我的父亲;你的儿子又比不上我的儿子。那就是说你尚差我一截,为什么整天骂我呢那位内阁大学士听了这番申冤辩白的话语,忍不住哈哈大笑,从此再也不责备他了

“这位内阁大学士的儿子虽然不能和他的父亲与儿子比名声,却是一位辩论的人才。在他与父亲的对话中,他使用了借力使力的说话术,在贬对方的同时,也等于在赞扬对方。他的父亲斥责自己的儿子,他又借此反击父亲,并用自己的儿子作陪衬。另外,他以自己的父亲来对抗,使得整段辩论滑稽可笑,道理虽歪,技巧却高人一筹,让内阁大学士无法再当众责骂他

“所以,对于你不方便直接批判或顶撞的人,用这种借别人的力来打他自己的策略倒是很适合,笑着打他一巴掌,而且人家还不会生气,而且你还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倒也不至于那么夸张我只是接这个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同样在我们的营销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来还击对方。”

“如何运用”

秋桐说:“比如,你正和客户讨论产品的品质问题,对方突然发表意见,说他们的产品是经无数次实验后的专利产品,根本不会有品质不合格的问题。如果你这时想反驳他,最好不要用什么资料或权威人士的检验结论来驳斥

最新小说: 绝世唐门之力挽狂澜 我的女友来自未来! 直播算命:算的太准成为玄界公敌 启禀侯爷,夫人让您今夜睡书房 荒年全村饿肚皮,我带家人狂炫肉 骑士世界的光之巨人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重生:从拒绝结亲开始 重生:回到1998当首富 恐惧深渊:在规则怪谈偶遇亡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