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节(2 / 2)

王党的钱青书出列反驳:

“袁雄,你少在此大放厥词,妖言惑众。要援助妖蛮,让巫神教撤兵,还有比攻陷总坛更好的办法魏渊攻陷总坛后,靖国便立刻撤兵,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者,沙场征战,死伤难免,攻陷巫神教总坛却是破天荒的头一次,岂容你污蔑。”

袁雄“呵”了一声:“污蔑想要逼靖国撤兵,有的是法子,攻下炎国难道比攻陷靖山城还难攻下靖国国都,难道比攻陷靖山城还难

“魏渊是兵法大家,这些道理他不会不知道,但他偏偏选择了靖山城,最后导致十万大军近乎全军覆没,只逃回一万多人。

“为什么他魏渊不就是想开历史之先河,青史留名吗。”

殿内诸公再次议论起来,交头接耳。

袁雄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有的。

此次出征是为牵制靖国,逼其退兵,魏渊只要打残炎国,围城,再打残来救援的康国,靖国还能不撤兵

魏渊已经做到的,兵临炎国国都,接下来围点打援就成。

或者,直接奇袭靖国国都不是更好吗。

可他偏偏选择攻打靖山城,最后与巫神教总坛同归于尽,这固然开历史之先河,但同样葬送了军队。

那一万役中幸存的将士,不足五千。

要说魏渊没有贪功冒进的想法,在场诸公不信。

见火候差不多了,兵部尚书秦元道出列,沉声道:

“陛下,臣觉得,袁御史所言极是。魏渊的贪功冒进,不但葬送了八万大军,甚至还惹来巫神教的报复。若非许七安当时恰好在襄州玉阳关,恐怕此事,襄州已经化作废土,百姓惨遭屠戮报复,重演四十年前的惨状。”

这魏党众官员脸色微变。

秦元道竟用这件事来攻讦魏公,而这确实属实,叫人无法反驳。

一旦玉阳关沦陷,襄州百姓遭遇报复屠杀,那么魏公的所作所为,再无半点功劳可言。

王首辅皱了皱眉,心里升起一股怪异之感,这次炎康两国联军攻打玉阳关,简直就是再为陛下扼杀魏渊的功劳做铺垫。

仅仅是为了一个身后名,不至于,背后必然还有隐情。或者,扼杀魏渊的功绩只是目的之一王首辅心里一沉,出列道:

“实不相瞒,我已见过许七安,他告诉臣,之所以前去玉阳关,是受了魏渊之托。魏渊知道巫神教必定报复,因此留了后手。”

漂亮

张行英等人眼睛一亮。

秦元道用许七安的功绩来攻讦魏公,王首辅这一招,相当于釜底抽薪。

这是无法求证得事,因为不管真假,许七安必然都会站在魏公这边。

姜还是老的辣。

袁雄反驳道:“既已算到巫神教报复,为何不通知朝廷,反而托付一个在野的草民首辅大人莫非当陛下是三岁孩童,随意糊弄”

袁雄和秦元道的“爪牙”纷纷附和,支持这位右都御史的看法。

三方人马吵的不可开交。

这时,一位宗室郡王跨步而出,哽咽道:

“陛下,魏渊贪功冒进,以致于我大奉损失惨重,便是妖蛮,也没我大奉损失惨烈。这是在援助妖蛮吗这是在自削国力啊。靖山城固然沦陷,但我大奉又何来的胜利

“妖蛮此时恐怕乐开了花,他们反而坐收渔翁之利,来年若是再入侵楚州边境,该如何是好”

这位郡王的意思很简单,靖山城虽然攻下来了,但大奉在战略上已经输了。

魏渊该死

又有数名勋贵宗亲出列,支持兵部侍郎秦元道和右都御史袁雄。

“好了”

元景帝露出哀伤之色,沉声道:“魏渊是朕的心腹,陪伴朕二十多年,他为国捐躯,朕深感痛心。此事明日再议吧。”

他旋即起身,大步离开。

背对着诸公时,元景帝嘴角缓缓勾起。

他在笑。

第476章 告御状

元景帝深知朝堂争斗如烹小鲜,文火慢炖,才能炖出一个满意的味道。

拉拢一批人,打压一批人,循环渐进。过程中,需要给敌人反扑和发泄的机会,一点点消磨对方的锐气和斗志。

如果他这个一国之君力排众议,强行给魏渊定罪,最后导致的,是重演淮王死后群臣围堵午门的情况。

群臣围堵午门,不正是他火力过猛的原因吗。

后续的操作和布局,一点点扭转楚州案的性质,则完美符合文火慢炖的理论。

最新小说: 不正经的小小官 学霸同桌他又拽又撩 穿越1916我成了大军阀 轮回:卡牌之主 姐姐别乱来,我真不是傻子了 变身成朵莉亚,我成了主角辅助? 玄幻:绝色锋芒 从念动力开始的诸天旅行 百倍股 最强赛亚人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