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1 / 2)

翌日一早,金巧在顾准还未出门的时候便已经坐着马车过来了。李夫人知道顾准今日必定不着家,所以早早地吩咐丫鬟,让她过来将双胞胎接过去。

顾长安兄妹俩一早就习惯了李夫人的照顾,尤其是顾长乐,看到金桥过来的时候乖乖地长起了双臂。

金巧含笑地将她抱起来:“真乖。”

顾长乐害羞地笑了笑。

金巧抬头同顾准道:“夫人知道顾公子今儿出门办公,让我给您捎句话,道晚上不必在外头吃,家里厨房留着您的晚饭。若是苏公子与世子爷一同过来也是可以的,夫人已经让厨房备着了。”

顾准心中划过一阵暖流:“劳烦姑娘替我谢过师娘。”

“顾公子客气。”

顾准虽然知道师娘多半是因为自己一对弟弟妹妹才对他如此照顾,但这种被人看重的感觉甚是不错。除了吴婶子,也就师娘让他感受过被悉心照料的感觉了。

快到了约定的时间,顾准三人在县城外头碰面。只一日的功夫,沈元彻却已经没有了斗志,哪怕见顾准过来也是意兴阑珊:“咱们今儿要做什么?”

“去查一查李家吧。”

苏墨言惊奇:“李大人未曾跟你透露过李家的背景么?”

顾准摇了摇头,他昨天问过,但师父说这事情已经交给他了,所以还得他亲自来查。

沈元彻哀嚎:“我怎么感觉李大人在故意折腾我们呢?莫名其妙交代了这么一件事情,别说差使的人了就连一点线索都不给,这叫人从哪里下手?”

“与其抱怨,还不如直接过去查。”顾准一槌定音,决定了今天的行程。

沈元彻继续唉声叹气。

苏墨言心想此行也是对自己的历练,所以并不叫苦,只有沈元彻一个处处不满意,一路上絮絮叨叨,被顾准瞪了两下之后才乖觉下来。

这是他心里还不服气,觉得自己亏了。早知道会碰到这样的倒霉事,回盐官县的头一日他就不该去拜访李况的。

到了李家村后,沈元彻赌气地走在前头不说话,苏墨言落后一步,与顾准聊了起来,甚至已经约好了晚上一块儿读书。

沈元彻也是在前面走了许久,不见他两个人跟上才回头看了一眼,见他们俩又粘到一块去了,气道:“还愣在那里干什么,不想查案了?”

臭脾气,顾准无语。

这是事情还是要查的,不过其难度远超顾准所料,他们本想在李家村旁敲侧击打听一下,结果问了一圈竟没人跟他们说实话。

沈元彻被他们气的哇哇直叫,实在忍不住亲自去捉的一个,见他长的憨厚便率先质问:“你们敢这么跟官府叫板就不怕被抓进牢房吗?”

被捉来的汉子一脸鄙夷:“我又没犯法,怎么可能会被抓?”

这人……似乎能问出些东西了。顾准给苏墨言一个眼神,随后道:“视朝廷法令如无物,竟还敢说自己没犯法,真是可笑至极。就我所知,县衙去年冬日应当也派了衙役过来同你们说法,本以为是件好事,如今看来却也收效甚微。”

顾准毫不掩饰他的嘲弄,干脆地用起了激将法:“被人拿枪使反倒对别人敢感激涕零,就是不知等日后发作下来那人还会不会帮你抵命。”

“你……你吓唬谁呢?”汉子结结巴巴。

苏墨言附和:“朝廷令盐官县百姓今年秋税交钱,你们若不交,自然就违抗法令。待知县治你重罪时别说什么法不责众了,错了就是错了,敢问一句,你们几个村子加起来又能有多少人?”

加起来……不过五六百人,这么看来确实不太多,汉子擦了擦脑门上不存在的虚汗。

顾准冷笑:“去年丰县剿匪都剿了两万之众,你们这点人又算得了什么?想与朝廷作对,也不先看看你们有几颗脑袋!”

汉子被吓到了,改口:“谁说我们要与朝廷作对了?”

苏墨言放缓了语气:“那你们又为何反对新税法?”

“我们即便要交钱,也不会让官府占便宜!”那新税法他们也听说了,说什么等到今年秋天的时候常平仓会购粮,百姓可以将自家粮食拿去与常平仓交易还钱。

他们才不信常平仓不会压他们的价钱呢,到时候粮食一多,他们若能卖出价钱来才有鬼呢。

顾准念头一闪:“你们不想与官府交易,想同李家交易?”

汉子脸色骤变,再不敢说一句,丢下一句胡说八道之后便匆忙离开。

人就这么走了,没办法,顾准只能盯着李家。好在他心中已经有了些猜测,所以并不着急。

晌午过后,李周终于出门了。顾准三人立马小心地跟在后头。半个多时辰后,三人停在了县衙的一处铺面跟前。

“兴隆米行。”顾准看着牌匾,“这李家做的生意怕不会就是这个?”

“多半是的,那小二恭敬的态度便像是对待主家。”苏墨言补充,“如此一来倒也说的通了。”

顾准微微颔首,他也是这么想的。

见李周往外看,顾准闪身一躲,将另外两人也拉到了身后。

李周往外看了一一眼,没见到什么奇怪的只得收回目光。也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一路总有人在背后看他,兴许是错觉吧。

巷口处,顾准又道:“这么米行看着并不大,只凭这个还不足以让李家如此稳得住,看来咱们得查一查这米行背后的人了。”

苏墨言也是一脸凝重。

自古以来变法也意味着斗争,无论怎么变,总有想从中获利或者誓死反抗的,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利益被剥夺。

沈元彻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打什么哑迷:“他家开米行,跟这边的事情关系么?”

顾准伸手夺过沈元彻的折扇狠狠地拍了一下他的脑袋:“先不说凭李家一个小小米行吃不下这些粮食,即便是吃下了也只亏不赚,单说与官府作对这种事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住的。李家既然敢教唆村中百姓,后头必然有更大的靠山。”

第61章 查清损人的办法

既然要查兴隆米行, 光靠他们三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又去李况那儿借人。

最新小说: 从草根开始崛起当皇帝 三国:最强苟神却被心声出卖 大宋神捕:潘金莲这个案子不简单 宝可梦:我也有神奇宝贝啦! 攻掠天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皇后娘娘别乱来,您是陛下的女人啊! 大靖风流赘婿:开局被女将军偷听心声 大秦龙婿 晋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