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节(1 / 2)

“回。”说完老汉放下筷子:“既然说起这个了,我就跟你们说说。我跟你娘计划回老家去,以后就不来了。我给老三写信让他把屋里打扫修整了,这些年他一直照应着,房子挺好,回去就能住。”

“爹、不是说好了在这儿养老的吗?您这是又琢磨啥呢。”

于解放问了,丝丝将目光移向母亲无声的问询。眼看年纪越来越大了,怎么又重提回老家。

“人老了思乡,金窝银窝不如我那土窝。离家越久啊我越想念我那土房子。你们都大了,不用我操心。就青青一个不省心的,也有你俩照应,我也没啥牵挂。”

落叶归根,老人想家很正常。丝丝和于解放互望一眼,由于解放开口跟父母说。

“那行。你们既然决定了,那尊重你们的意思。等石燕石竹放暑假,我尽量抽空,咱们一起回。”

“他顾不上就我陪你们,带石燕石竹回老家看看。”

“哎,哎,好。”

孩子孝顺,说什么都顺着。以前留他们在城里是想让他们享福,如今也尊重他们想回老家的意愿。老两口对视一眼乐的满脸花,老汉已经在心里盘算自己这些年卖药材攒了多少钱。

晚上回房间拿出来一张张的数,积少成多的居然有大几百。“回去修整房子。”

“房顶重新揭起大修吗?”

“嗯呐。时间久了没人住,房顶漏雨。与其小修不如大修一下,咱住上人后至少十年没事。”

“也是气粗了啊,有钱说话就是不一样。”

被老婆子取笑了,老汉哈哈一乐。“那当然。这些年咱吃穿用基本都闺女两口子管,我卖药材的钱都攒着呢。等以后回屯子里我照样去挖药材,放心吧老太婆,靠老汉养也绝对饿不着你。”

“你个死老头子,我用你养啊。我五个孩子呢,我是那没人养的吗?”

“哈哈……瞧瞧气粗的,你还不就仗着有丝丝两口子嘛。”

“还有大闺女,每月也不少孝敬。回家了老三两口子就近,他俩能不孝敬我。”

“孝敬,孝敬。这些年老三媳妇不每年都给你做鞋嘛。”

“嗯,都是好孩子。”

老两口在计划回乡的事儿,那边丝丝他们也在说这个。于解放打开抽屉,里头还有不到二百块钱。

“大修这点儿估计不够,我去预支一个月工资吧。”

丝丝噗呲笑了,从柜子里拿出存单。“我是那么不靠谱的嘛,每月都花光啊?原始人都知道储存食物储存饮水,以备不时之需。我还能连原始人都不如。”

“这么一大家人,你居然还有存钱啊。我以为自从有了闺女咱就没余量了。”于解放笑着接过存单,一张一张的看下来,发现存的还不少。“你说咱俩的收入会过日子的女人能存下不少,没想到你也能存这么多。”

丝丝柳眉倒竖:“怎么,我不是会过日子的?”

“是、是。我媳妇做什么都一把好手。”

于解放将存单放回原位,回身将媳妇压倒。丝丝抬脚踹他,要说的话被他压在了口中。

说好了送老人回老家,于解放翌日写了信,连同汇款单一起寄给小舅子。让他提前修缮房屋,添置家用。信封里放了棉花票和布票,老人的被褥锅碗都被他用了,如今给老人添新的。

赵青青周六过来听说了父母的打算后默默点头,人老了就想回到生养长大的地方。她之前就想父母也许会提出回家,如今石燕石竹都大了,可以自己上学,不用人照顾。老两口年纪越大会越想家。

“你们打算怎么回,开车吗?”

赵青青在这里跟在自己家一样,到厨房把提来的沙果洗净拿出来给丝丝。她如今教小学,读书后气质变的好太多。这么多年单身自己过没什么烦心事,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

“他要回的话肯定开车,可他不一定能走开。如果他没时间,我带爹娘坐火车,买卧铺也方便。”

“算我一个。哦,不,算我们娘儿俩。好多年没回去了,我也带白芷回去看看。以后爹娘回了,一年至少得回去一趟。”

“嗯。过年回吧,我跟你一起。带着孩子们,跟爹娘热闹的过年。于解放忙他的,我如今工作比在医院有点儿,说放假就能放假,不会被随时叫回去。”

“那敢情好。”老太太听见了,出来凑热闹说话。“给你们都准备被褥,年前一起回去过年。”

“娘、一说回家,我怎么觉得你有些兴奋呢。”

丝丝这么觉得,赵青青也跟着点头。真是人老思乡,这几年要不是照顾外孙女,估计早不待了。

“兴奋吗?”老太太笑笑,浑浊的眼睛里满是回忆。“活这么大,第一次离家这么久。要回家了,又能跟老邻居老姐妹一起了,可不是兴奋嘛。”

丝丝指指日历:“还有俩月,俩月后咱们回家。可是娘,于解放他们好像规划要分新房子,您走了可看不到也住不到了。要不就留下来吧,以后住小洋楼。”

“不了,不了。再好的房子也不如我的土窝。”

“娘你真老土。”赵青青有感而发。于解放升了,一切福利待遇也都在提升。那房子她也听说了。“两层独栋的小楼,听说有六个房间。上头还有阁楼,可以放杂物,可以收拾好让孩子玩。”

丝丝笑笑跟老太太说:“所以娘你真的不来住住女婿的好房子吗?”

“不了。我就喜欢我那土窝窝。我嫁给你爹的时候就住那儿,那时候你们奶奶还在。一家人住的憋屈的啊……”

娘儿仨在屋里说话,提起往事又怀念又感慨。以前日子多苦啊,后来丝丝“拜师学艺”会给人看病了,日子才一天天好起来。

“还是得会手艺。人家会做挂面会木匠啥的,日子就是过的好。可惜咱家都不会。后来丝丝这治病的本事比他们都厉害。我记得有一年年景不好,粮食不够吃。还是丝丝卖药贴补,咱才顺利过去。”

老太太点头,“丝丝是咱家的福星。小时候安安静静的,长大了学医那么能耐。她师傅郑老爷子每次见面都夸。”

“多亏我师傅帮忙,不然我一个女孩子很难快速展开。有没有能耐是其次,名声有时候比能耐更重要。”

因为感怀郑老爷子名声上的帮忙,所以她赠送他两张药方。平时自制的药也都是郑老爷子帮忙卖,有郑家那块儿百年招牌,她才能小小年纪让人信服。

中午一起做饭,丝丝负责摘菜洗菜。“娘,等您走了我就得学做饭了。不然石燕石竹俩人没地儿吃饭。”

老太太和着面不以为然:“吃食堂就好了。木墩有时间会做,他没时间你们就吃食堂。”

“谁吃食堂?”老汉进来了接话:“木墩会做饭,他回来做就行。晚上晚吃一会儿不碍事。”

最新小说: 从草根开始崛起当皇帝 三国:最强苟神却被心声出卖 大宋神捕:潘金莲这个案子不简单 宝可梦:我也有神奇宝贝啦! 攻掠天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皇后娘娘别乱来,您是陛下的女人啊! 大靖风流赘婿:开局被女将军偷听心声 大秦龙婿 晋血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