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1 / 2)

就算陶桃是个大学生,她对象家庭那么好,他对象父母肯定不会同意两人的婚事。有可能那男的对陶桃就是玩玩,现在有钱人不都这样干嘛。

现在这一车车彩礼送过来,街坊邻居只觉得脸真疼。

除此之外,小车的后备箱里也堆满了,鸡鸭鱼肉,各种点心果子,烟酒礼香,每样都凑了十个或八个这样吉利的数字。

陶桃和她爸妈走出房门时,看到那些东西,也是呆愣在了原地。

她眨眨眼睛看向蒋知达,不可置信地问:“怎么这么多?”

陶爸爸同样连连摆手:“太多了,太多了。”

“不多。”

杨梅笑着上前,指挥蒋知达、蒋知书几个男的往陶桃家里搬东西。

“我还怕给得不够呢。陶桃这么好的姑娘,愿意嫁给我那让人操心的儿子,我就是把家里所有东西都送来也心甘情愿。”

“伯母……”

陶桃的嘴唇动了动,脸上露出感动,她感觉到了蒋知达一家人对自己的用心。

她家庭不好,送这么多东西,除了定亲外就是给她撑腰。

除此之外还有彩礼钱,这钱陶桃不肯要了,陶爸爸和陶妈妈也摆手推拒。

蒋知达直接拿过那厚厚的红包放在了陶桃的口袋里:“拿着,傻不傻,我爸妈给你你就收,以后这都是你的小金库。”

陶桃一脸着急想把钱拿出来:“彩礼东西已经给得够多了,这钱我不能要。”

蒋知达压着她的手不让她拿出来,杨梅在旁边说:“桃桃,定亲给彩礼钱是规矩,你不能不要。”

蒋胜男跟着这样说,初夏笑着拍拍陶桃的手:“对,之前我结婚的时候我爸妈也给了我很多彩礼钱。”

尽管那些钱和东西都被原主父母拿走了,结婚的时候没带回家里来,不过初夏从记忆里知道,当时就是条件简陋,岑父和蒋胜男也是拿当时社会彩礼最高标准给的。

陶桃这才没说把彩礼钱继续给杨梅,但她心里已经决定,等出嫁的时候彩礼都当嫁妆带过去,她爸妈她自己会给钱。

陶家的房子太小了,送的家具四大件根本放不下。

这些本来就是给两个新人新房添置的东西,新房子蒋知达已经带着陶桃看好了,就住在距离云梦泽不远的四合院里。

蒋知达买的那处四合院和初夏买的四合院离得很近,初夏当时知道他买的位置,还笑着说以后能当邻居了呢。

现在初夏和岑峥年没有搬过去住,蒋知达和陶桃先搬去了。

中午蒋家人在陶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然后货车拉着的那些彩礼,由陶桃跟着,全都先送去了她和蒋知达的新家。

陶爸爸和陶妈妈也跟着一起过去了。

看到四合院大大的院子,中间和两侧的满是房子,陶爸爸和陶妈妈又惶恐又高兴。

高兴女儿嫁得好,也惶恐女儿嫁得太好,怕她未来在婆家不能立起来,容易吃亏。

不过两人又想到蒋知达一家对他们的态度,心里的那些惶恐消失了很多。

只是面对这样大的房子,他们还是不自在。

陶家一家人挤在小小的只有十平的小房子里几十年了,从来没想过房子的院子可以那么大,屋子里可以那么敞亮,家里可以有那么多房子。

“桃桃,真好,真好。”

这是陶桃未来住的地方,陶爸爸拉着她的手,只会说这几句话,为女儿感到开心。

蒋知达注意到了两个老人的神色,开口说:“叔叔阿姨,这房子大,等我和桃桃结婚了,你们也可以来住。”

“不不不。”陶爸爸连连摆手拒绝,陶妈妈也慌张地摇头。

“我们习惯了自己的房子,你们小两口自己住,不用管我们。”

初夏和蒋胜男跟着看房子,她和蒋胜男说:“达子这个房子的构造和东城区还有西单我买的那座四合院都差不多。”

蒋胜男点头:“四合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结构,就是大小不同,二进和三进的大些。”

蒋胜男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好,她爸爸妈妈都是知名学者,那会儿大学工资又高,她们一家人住在四合院里,看着这四合院就能想起来她小时候的情景。

这会儿她对住不住四合院没什么念想了。

住在干休所里,周围都是一样的人,志趣相合就串串门说说话,不合的就互相不理。她们还有儿子儿媳妇孝顺,她和岑父现在的日子很开心。

陶爸爸和陶妈妈是蒋知达亲自开车送到家里的。

到陶家后,陶桃想和蒋知达多待一会儿,她坐上蒋知达的车又离开了。

陶爸爸和陶妈妈刚要进房子,心里好奇得抓心挠肺的邻居们马上围住了两个人。

“老陶,陶桃新家的房子咋样?是不是很大,是不是和以前那些当官的家里的房子一样?”

“陶桃婆家除了给那些东西,有没有给彩礼钱?给了多少?”

也有人酸溜溜地说:“老陶,你和你媳妇以后可享福了,闺女嫁了个这么有钱的。”

“老陶,以后陶桃结婚后把你们接出去住不?你看你们家这么小。”

陶爸爸和陶妈妈本来就不是擅长交际说话的人,被一群人围着更加不知道该怎么说。

两人只会摆手说不,一句这些邻居想听的话都没说,至于彩礼究竟多少,陶爸爸和陶妈妈确实不清楚,都在陶桃那里呢。

其实蒋知达并没有带陶桃去哪里,只是带她开车出去兜兜风,随意地逛逛街,然后找一家私家菜馆吃了一顿非常有营养又美味的晚饭。

最新小说: 晋血山河 重生明兰,这次不留遗憾! 北宋:我成了赵佶 花豹突击队 火枪洗明路 世子风流!你管这叫嚣张跋扈?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银河系最强战神 唐人街教父:重生北美1868 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