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节(1 / 2)

小甘便叫他稍等,自己回了厢房,不一会儿就找到了那张方子。

正欲出去,无意中抬头,炕上竟不见了黎渊的踪迹。

小甘一愣,左顾右盼,并无他的踪迹,可那包蜜饯却还在。

此时外头那人还等着,小甘想了想,反正黎渊很听话,恐怕是解手、或者怎么去了,待会儿自然回来。

于是先出门,把那张方子给了对方。

那人去后,小甘跑回厢房,等了会儿,仍不见黎渊。

她忙把屠竹叫出来:“见没见到黎大哥?”

屠竹说道:“没听见他出来啊?”

小甘吃惊:“就一会儿的功夫去哪儿了?我出去找找……”

屠竹忙拉住她:“你别去,要找也是我去。”

两人正说着,就听里头薛放道:“不用管他,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回来了,要真走了,也随他。”

两个人商议的声音并不大,薛放竟也听见了。

屠竹跟小甘彼此对视,各自咋舌,赶紧又往外挪了挪。

小甘生怕薛放这又是赌气的话,小声道:“姑娘叫我看着他,万一有个什么呢?我到门口瞅瞅……”

屠竹拉住她:“虽说如今这里无事了,但也难保……你看着十七爷,我去探一眼。”

小甘只得听他的,自己走到薛放卧房。

却见十七郎正盘膝坐在榻上,听见动静,眼也不抬地说:“他鬼鬼祟祟的,叫他走了倒好。”

“是……”小甘只管陪笑,不敢答话,生怕说错了话。

杨仪从小梅的房中出来。

原来小梅的手臂这几天疼的厉害,伤口处肿胀,细看他臂上皮肤之下,隐隐透出些青紫的痕迹。

加上他因为伤处疼的厉害,越发不思饮食,懒怠吃东西的话,伤处好的就慢。

杨仪跟两个大夫商议后,多加了一味“保和丸”,保和丸出自元代朱丹溪的《丹溪心法》,可以助消化,又能缓解胸背之痛,正是对症。

而除了原先定的当归补血汤外,又用了四君子汤加减。

才出了院子,杨仪竟看到门口停着一顶简单的藤制软轿。

她本来以为不知是给谁的,扫了眼就要走。

不料旁边一个县衙管事忙拦住了道:“杨侍医,请上轿吧。要去哪儿只管说。”

杨仪愕然:“我?”

那管事笑道:“当然,杨侍医各处走动,这县衙虽不大,但您走来走去,始终劳乏,加上您身体单弱,不如坐这个,又快,又省事。”

杨仪这才确信是给自己的,笑道:“谁出的主意?我不用。”

管事道:“是……是十七爷身边的关爷想的法子,说是若您累病倒了的话,这帮人可就没指望了。杨侍医,您看……都准备好了,还请别推辞了。”

杨仪听说是“关爷”,便知道指的是老关,略一思忖,自己来来回回的,确实有些力有不逮,既然他们准备了这个,不如且顺势从之。

于是对管事道了谢,又对两个轿夫行礼:“多谢两位大哥,劳烦了。”

轿夫忙不迭地还礼,其中一个红着眼睛说道:“您真真是客气了!这次若不是京畿巡检司的几位,海州就给那些倭寇霍霍的不知什么样,杨太医又是为了救治众人,我们能够抬着您,也算是尽了点力,心里高兴着呢。”

另一个道:“就是就是,再说杨太医您也太瘦弱了,啧啧,我们简直不用费力……”

管事怕冒犯了杨仪,忙呵斥:“怎么说话呢!”

杨仪笑道:“原来我瘦一些,倒也有好处,不然我还不敢坐了呢。”

大家看她毫不在意,才也都笑了。

于是杨仪坐着藤轿,又去前厢房探望几个重伤的士兵。

果真这些轿夫健步如飞,比她自己走都快一倍不止。

过角门的时候,杨仪因坐的高,惊鸿一瞥,竟似看见了一处角落中黎渊的影子。

他仿佛在跟一个什么人说话。

那人向着他俯身,恭恭敬敬行礼的样子,黎渊却满脸不耐烦,抬手一摆。

杨仪讶异,待要叫轿夫们止步,他们早大步流星地抬着她经过了,杨仪只能转头尽力往那边瞧,却给一堵墙挡住,什么也看不到了。

这边,黎渊缓步折回了厢房。

小甘正在门口伸着脖子张望,猛地看见他慢慢地回来,惊喜交加。

忙上前拉住,又连珠炮地问:“你去哪儿了?怎么也不说一声?我怎么没看见你出门?”

黎渊只“嗯”了声,没有说别的。

正要进房,就听旁边有人道:“哟,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

最新小说: 回到我妈十七岁[九零] 重生后手撕婚书,嫁给前任他亲叔 媚骨娇嗔(重生) 七零大杂院小甜妻 大叔,你暗恋的小可爱重生了 再生欢 重生七零,小知青她娇不自知 重生八零小甜妻:哥哥轻点宠 帝台春(重生) 豪门守寡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