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历史 > 家兄宋太祖 > 第二百五十六章 谣言止于智者

第二百五十六章 谣言止于智者(1 / 2)

“父子相继,自古便是伦理大道,此乃纲常也,鲁王殿下既嫡且长,既贤且良我看,正应该早立太子,以安天下人心。”

樊楼的一楼大厅之中,有一人正在高声议政,虽然看起来像是在跟朋友喝酒吹牛,但是在樊楼这样的地方,说得又如此大声,挑衅的意味实在也是有点明显。

以至于刚刚还热热闹闹,载歌载舞的大厅,突然就被这一嗓子弄得跟摁了暂停键一样。

一旁的一桌富商忍耐不住了,斥责道:“你胡说什么啊,这里是可樊楼。“哪知说话那人居然毫不怯场地瞪了回去,道:“我说得有什么问题?难道你将来这份家业不留给儿子而是留给弟弟?你为何要对我不满?你是要代表商行,还是要代表秦王殿下?”

却是把那人给反驳的哑口无言。

因为这个事儿他们是真没法说,甚至都没有立场去说这个事儿,哪怕是从商行的角度来看,人家赵德昭本身,也确实是商行除赵光美外的最大股东。

而且这个时候急着替赵光美出头的话,难免会有一种皇帝不急太监急,甚至是陷秦王殿下于不义的感觉人家秦王本人还没发话呢,整得就好像他这個当叔叔的要跟侄子抢似的。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儒家文化的影响还在,甚至是比大宋开国的时候反而还更强了因为老百姓现在的教育普及率已经变得更高了,几乎每一个男孩小时候都会接收两到三年的义务教育。

赵光美也没整幺蛾子,学的也是六经之学,以及一些简单的历史,这都是塑造民族认同,忠义观,价值观的东西,不夸张的说,汉民族本身就是被这东西塑造的,儒家文明基本就是汉人文明,就算那儒学有千般不好,可若是把儒学丢了,汉人其实也就没了。

赵光美也不是真的反对儒学,他反对的是只是皓首穷经,儒学取仕而已。

两三年的义务教育足以让民众形成最基本的伦理观了,而所谓的礼,其实父死子继就是所有礼仪中的根本也就是说,即便是天底下最支持赵光美的人,在支持赵光美的同时也必然要背负一定的道德负罪感。

而且赵光美和赵德昭他们俩其实还真没争的意思,自始至终这事儿都是吃瓜群众在捣乱,这个时候替秦王辩解,就相当于是默认了秦王打算抢夺侄子的皇位,而且是已经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了?

到最后自然只能嘴硬似的说一些立储立贤,立长,之类的说辞进行搪塞。

偏偏这真的只是搪塞,因为现在谁也不敢真的说赵德昭这个鲁王不贤,而且人家在西南边陲之地干的是真挺好的,同样也是开疆拓土之功的,干得确实也是不错,这个真不能瞎否认,其实也是可以称之为贤王的。

可是,难道赵德昭真的能代替赵光美成为太子么?

怎么可能啊赵匡胤只要没有老糊涂,他就是再如何疼爱儿子,他这儿子也只能是作为弟弟备选而存在的,因为这世上将身家性命绑在赵光美身上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赵光美这么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实质上的副皇帝,国家财权都是抓在他手里的,军权虽然没有直接抓,但军人中不知有多少人都是秦王一系铁杆,利益与商行绑定,赵德昭这个贤王至多只能算是挺好,不错,赵光美这个贤王可就是旷古烁今,来未有了。

赵光美继承大统,绝不会为难赵德昭,反而一定会极力安抚,甚至赵德昭本身也将会成为他的皇储,赵德昭一系的利益其实不会有什么损失,但万一真的是赵德昭继位,那赵光美这一系可是一定会惶惶不安的。

这世上就没有给皇叔揽权的道理,自古以来皇叔就没几个人是真能在朝中握有大权力的,说得上来的也就是商朝的比干、箕子、微子,周朝的周公,可商周时期的事儿,到底有多大可信度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

这玩意就跟三皇五帝一样,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用来扯犊子的这就是纯纯的来恶心人的。

而事实就是,当天所有来樊楼吃饭的人,都被恶心得不轻。

樊楼都尚且如此了,其他的地方呢?

庞大的秦王一党,哪怕是赵光美本人没有任何动静,难道这党羽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没动静?

只要有了动静,这所谓的夺嫡之战,很可能稀里糊涂,莫名其妙的就要打起来了。

事实上现在市井之间的动静就也不小,许多市井商贾都在发自内心地替赵光美说话,说赵光美如何如何的好,五代乱世只有交到秦王的手上才能够结束,等等等等,所以立储就应该立秦王,就应该立皇太弟。

而且许多人都是这个时候才突然发现,好像赵光美确实是从来没有被明确称之为储君过。

即便是亲王尹京即为储君的五代潜规则在他身上也不适用,因为一直以来的开封府尹都是赵光义,这两年虽然换成了赵光美但国都也快从开封换成洛阳了大家就觉得,是不是应该提一下呢?是不是应该立一下皇太弟呢?

最新小说: 知青美又娇,年代糙汉狠狠心动了 病弱娘娘她一路高升 哑巴小妻:热搜当天和豪门继承人闪婚了 猫神的鱼 致命偏宠 重生之我在虐文当丫鬟 惹到她,全公司都踢到铁板啦! 怒踹渣男后,千金被总裁哥哥独宠了 白月光归来,这隐婚老公我不要了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