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郭纯(1 / 2)

这是省立中学新生开学的日子。

省立中学是座新式学院。

所谓新式的,其实也就是西式的,自然就要向西方看齐,所以有些人也称之作“洋学堂”。

因而男女不同校、同校不同班之类的习俗一盖摈弃,就连教科书也要采用新式的,讲究“民主”、“科学”。

反对专制独裁、愚昧迷信。

对此大加赞扬的人许多,但批评的人也不少。

赞扬的话不必多说,能够做出改变自然是极好的,何况是学习西式先进思想,批判以前的旧思想,合该受到大家的夸赞与支持。

况且凡是西式的、外来的,都是好的,纵然取不得成效,也是积贫积弱,不合国情的结果这种论调也是极为常见,不然何以见得西方列强势强,中国势弱呢?纵是没读过书的老百姓也能看出来民国与洋人的差距。

批评的话虽有些尖锐,但更像是指出问题与不足:

梁启超曾言:“教育未脱科举余习”、“形式上虽有采用新式教科书,而精神上仍志在猎官,是与科举尚无甚出入也”。

陶行知感慨说:“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

按这些人所言,所谓新式学堂,大概也只是将旧八股换成了洋八股,依旧是科举制。然不仅是如此,还诱使农夫子弟变成了书呆子。

但除却一些满清遗老和老顽固不堪入目的蠢话,终归是没人从民主、科学一类的西式思想上进行批判。

这大概是有道理的,毕竟现在学堂教授的主力依旧是从满清遗留下来的,纵有些睁眼看世界的新学派先生,又毕竟是少数,怎比得上那些遗老们声势浩荡。

何况这年代有哪些人读书不是为了做官?真正有实学的不见得比家里有权有势的人混的万分之一好。

制度和历史遗留问题需要时间,在不断试错中改进。

但这学堂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包国维觉得还是得亲自看看才知道。

……

天空中不时有自北而来的大雁归来,怀揣着生存的希望寻找更好的栖息之地。

深秋的早上有点冷,带着泥土气息的清凉空气直往人的脑门、四肢百骸里涌入,滋润着人体的每一个细胞。

枯黄的树叶不时从树上飘零而落,轻轻地落在地上。

昨夜雨疏风骤,包国维随手拈起一片叶子:枯黄、干涩,微微带着些雨水的润泽。

地面上披了一层叶子做的外衣,风一刮,“沙沙沙沙,唰啦唰啦”,迎风飘舞,打转,时而会形成一个小小的旋涡。

姑苏城的城西有一块地,这儿与其他地方相比,少了些市井气息,多了些书卷气、烟雨气。

城西的道路两旁栽了许多银杏、松树、枫树。经过小雨滋润后,散发出金黄色、翠绿色、鲜红色的光芒,在路旁古色建筑的相衬下,显得娇艳动人。

散发着绿宝石光泽的潋滟水潭倒映出斑斓的树叶、古色雅致的建筑,行人的身影。

宛如一幅只存在于颜料之下的江南山水画卷。

最新小说: 小妻很乖,腹黑九爷轻点撩 首辅!夫人又炸翻京城啦 重生归来:首席设计师她飒疯了 求生游戏:我的手指能无限爆金币 捡到福宝闺女后,我把全村旺翻了 穿成后妈,拯救疼痛文学校草男主 权臣强宠,废柴丫鬟上位手册 重生嫡女娇,腹黑暴君别乱撩 替身藏起孕肚离职后,傅总哭晕了 重生七零,在江少的怀里撒个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