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惊悚 > 人生1984 > 第178章 嫂子来了【求订阅】

第178章 嫂子来了【求订阅】(1 / 2)

第178章嫂子来了【求订阅】

回到家里,李云海和大妹一起贴春联,贴窗花。

到下午五点多钟,家里人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晚宴。

其实在梅山地区,并不流行年夜饭,而是习惯吃年早饭,这一点和西州的风俗不同。

不仅年三十的早上要吃一顿好的,初一早上也要吃一顿好的,这叫首席。

关于吃夜早饭的习俗,有几个传说,一是因为湘军天没亮就出征,人们为纪念这一壮举,从此改了吃年夜饭的习俗,变为吃年早饭。有这习俗的地方都是湘军主力地区。

还有一种说法,抗战时期,参战的战士都是凌晨出发,乡亲们为了他们能吃上团年饭,所以把团年饭放到早上吃,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下来。

不过现在李云海有钱了,过年这些天,餐餐都是大鱼大肉,天天跟过年一样有吃不完的美味佳肴。

风一阵冷似一阵,天气阴冷异常,好像随时会降雪。

李云海忙完事,洗了手,站在大门口,眺望对面的群山峻岭,又想到了林芝,不知道那个俏皮的小姑娘,此刻在干什么?是不是也准备吃年夜饭了?

天空忽然间下起了毛毛细雨,雨丝中还夹着雪霰子。

在南方,但凡下点雪霰子,都能引起小朋友们的轰动,因为一年到头,太难见上一场雪了。

而下了雪霰子的话,离真正的下雪也就不远了。

李云海伸出双手,接住天下掉下来的雪霰子,落在手心里,冰凉凉的,经体温一暖,立即化成了冰水。

忽然,李云海看到一辆小汽车朝这边开过来。

在这穷乡僻壤,可难得一见这样的小汽车!

李云海心想,这大过年的,又是大冷天,眼看就要下暴雪,这是哪个领导下来视察工作了?

等车子驶近了,李云海看清楚了,这车挂的还是西州牌照。

不对!

这牌照?

省署!

这不是林振邦的车吗?

李云海正自惊疑不定,那车子摇摇晃晃的经过土坯路,开到了他面前停了下来。

车门打开,一双小巧的女式皮鞋伸了出来。

紧接着,一个高挑靓丽、乌发如瀑的美丽女子走下车。

她穿着喜庆的红色棉袄,衬得雪白发光的脸蛋,更加明艳动人。

“嘿,你不认识我了吗?”她俏丽的一笑,露出一口玉瓷般的白牙,呵出水雾一般的气息,直接喷到了李云海脸上。

李云海的胸腔里,瞬间迸发出剧烈的惊喜和感叹!

他像疯了一样,上前一步,伸开双臂,将眼前人抱了起来,转了两个圈圈。

“林芝!你怎么来了?”李云海顾不得许多,鸡啄米似的亲吻她的脸,怎么样也亲不够。

她的脸带着微微凉意,又有一种特别的香气,让人情不自禁的沉沦其中,不想再离开。

“小姐,行李我提进去吧?”司机下了车,恭敬的问道,对眼前这一幕,视若不见。

李云海这才放下林芝,尴尬的摸了摸下巴,对司机说道:“交给我吧,请到屋里坐,马上就开饭了。”

司机笑了笑,把行李递给李云海,说道:“李同志,我就不吃饭了,我奉领导的命令,把小姐交给你了。我还得赶回家和家人团聚呢!”

李云海哎唷一声,请他稍等,然后跑回家,拿了许多糖果,拿一个袋子装了,拿了两条烟,两瓶酒,又找到一张红纸,掏出几百块钱包了起来。

他把红包放在袋子里,连同烟酒一起提出来,递给司机,说道:“太感谢你了,大过年的,还辛苦你跑这一趟。要不在我家吃了饭再走吧?”

司机摇手说不用客气,又指了指天空,说道:“马上就要下雪,我还是赶回家比较好。李同志,小姐,那我先走了,再见!”

林芝对司机说道:“孙叔,慢点走啊!”

李云海把东西都放在车上,说道:“慢走啊,孙叔!新年好啊!”

司机无奈的接受了礼品,开着车离开。

李云海转过身来,搂住了林芝的腰,两人鼻尖挨着鼻尖,额头顶着额头,嘴唇压着嘴唇。

“林芝,快说,你怎么来了?”

“嘻,你不是看到了吗?我坐车来的。”

“今天过年呢!你还来?”

“哦——你不喜欢我来?那我走?”

“来了你就别想跑!你是不是想我了?”

“你有没有想我呢?”

“想!想得发疯!想得我想飞到西州去找你。”

“那你就算到了西州,也见不着我。我家里人都去我外婆家过年了。我执意要来找你,我爸妈拗不过我的脾气,只能派车送我过来。”

林芝软软的,倒在李云海的怀抱。

“嫂子!”李云芳等人跑了出来,大声喊道,“嫂子来了!”

林芝这才和李云海松开来,刚才她差一点像雪霰子一样,融化在李云海手心里了。

云芳这一声嫂子,可把林芝给乐坏了!

“云芳!”林芝嫣然一笑,解开白色的围巾,挂在云芳脖子上,笑道,“你戴着也挺好看的,送给你了。”

李云芳羞涩的一笑,摸着这条柔软暖和的围巾,问道:“嫂子,这是什么毛的啊?好舒服!”

林芝帮她披好围巾,说道:“这是羊绒的,我姑姑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我有两条,这条特意带过来,就是送给你用的。”

“意大利的羊绒围巾啊!那肯定好贵的吧?”

“不贵,你大哥随便卖一台机器,就能赚出来。”

李家的爷爷奶奶,父母,弟妹,都跑了出来。

林芝一一称呼他们。

张淑文握住她的手,笑个不停:“林芝,你来我家过年啊!太好了,我家就喜欢人多热闹。快到屋里坐,外面太冷了。”

林芝抿着嘴笑,嘴边洋溢着温暖的笑容:“阿姨,我就是来你家吃饭的,你家的菜太好吃了!”

张淑文拉着她往屋里走:“好,有好多菜!云海还买了野猪肉和野山鸡,说是为你准备的。他是不是知道你要来啊?”

林芝回头看了他一眼,露出两个得意洋洋的小酒窝。

李云海哈哈一笑,提着她的行李,走进家里来。

林芝带了一个背包,一个衣箱。

衣箱是她和李云海在花城旅游时买的那个双美牌衣箱。

她打开来,拿出一大包礼品,分别送给李家众人。

家里有了林芝,就像水里有了鱼,好像藤蔓有了架,仿佛歌词谱了曲,有如古琴上了弦,一切都变得和谐、欢乐、活泼、可爱起来。

李云海望着她,才明白为什么有人说,女人就是家里最好的风水。

此刻他是如此的心安。

安字,不就是房子

有屋有妻,便可心安。

李家人都对林芝充满了喜爱,把她当成掌上的明珠。

林芝却不是来做客的,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这里的女主人。

她看了一圈装修后的房子,品头论足,说这大别墅就是舒服,比城里宽敞太多了。

前有坪,后有院,敞敞亮亮;上有天、下有地,踏踏实实。

李云海带着她来到自己的卧室。

林芝一进门就惊呆了!

这个房间,居然和她在西州家里的布局,不能说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家具、配色、摆放,都像家里。倒好像是推错了门,又回到了家里呢!

连钢琴也有!

他用心了!

李云海手撑着门框,倚着门笑道:“没找着你那个品牌的钢琴,在西州乐器厂买了这架。”

西州开始卖钢琴的时间,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当时主要是由外地经销商进货销售。

到了1950年代,随着西州钢琴厂的成立,开始生产钢琴和其它乐器,为当地的音乐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购买乐器的渠道。

林芝惊喜异常,蝴蝶翩翩似的跑到钢琴前,打开盖子。

她纤长的玉指,在黑白分明的琴键上轻轻扫过,发出一串悦耳动听的琴音。

“这架钢琴就很好!我家里那架钢琴,是西州以前的官绅留下来的,法国进口的钢琴,不知道转了多少手,后来被我爸买了下来。”

她在琴凳上坐下来,双手欢快的在钢琴上弹动,说道:“那我们以后得经常回来,不然这钢琴太久不用,是会生锈的。”

李云海站在旁边看着她弹琴,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妙,说道:“要不你教云芳一支简单的曲子,等她学会了,让她有空就弹一弹。”

“好啊!我还可以教五妹弹琴呢!”林芝玲珑曼妙的身子,随着音乐节奏有律动的摆动。

门外传来一声:“嗤!”的轻笑。

是五妹李云英。

林芝回过身来,朝她招招手:“英子,过来。”

李云英羞涩而又忸怩的走了过来。

林芝抱起她,放在自己腿上坐着,然后手把手的教她弹琴。

窗外飘起了雪花。

洁白无暇的小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宛如美丽的银色蝴蝶在翩翩起舞。雪,越下越大,雪漫天飞舞,似烟非烟,似雾非雾,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茫茫大雪之中。

窗户下,是林芝教英子学琴的温馨画面。

如果把英子换成将来自己的孩子,那又该是何等美好温暖的生活?

李云海嘴角泛起幸福的笑容。

老四李云峰跑上来,在外面喊道:“哥!嫂子,吃饭了!”

林芝扑哧笑道:“来了!”

李云海哈哈大笑:“还没订婚,你已过门。”

林芝白了他一眼:“你挺得意是不是?自个送上门来的堂客,是不是不值钱啊?”

李云海双手扶着她的香肩,温声说道:“不,你是无价之宝。”

晚饭很丰盛,一条大大的草鱼,有头有尾;一碟辣椒炒肉,麻辣鲜香;一大盆炖土鸡,喷香扑鼻;一只干辣椒闷鸭,一只辣子炒野山鸡,一碗油爆野猪排骨。

当然还有林芝最爱吃的合菜和猪血丸子。

到了吃饭的点,不用人喊,老三自个就走了过来。

这小子脸皮也是厚,直接往桌面上一坐,拿起筷子就夹菜吃。

张淑文骂道:“老三,你哑巴了啊?喊嫂子了吗?”

老三咽下嘴里的菜,对着林芝喊了一声:“嫂子好!”

林芝起身,拿了一个礼物递给他:“这是一台收音机,送给你的新年礼物。”

老三立马放下手里的碗筷,起身接过收音机,饭也顾不上吃了,打开来看。

林芝还给他买了电池。

老三低头摆弄收音机,脸上神采飞扬,跟得了国际金奖似的。

张淑文又骂:“你懂不懂事啊?还不谢谢嫂子?”

老三大声道:“谢谢嫂子!我可喜欢这收音机了。”

李云海轻轻摇头,也懒得管他。

吃过饭,外面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还有小孩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再大的风雪,也挡不住小孩子们对过年的喜爱和渴望。

宁静的小山村,今天晚上却格外热闹。

李云芳打开了客厅的电视机。

家里有了客厅,电视机自然搬了进来。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但天空总像是蒙着一层白蒙蒙的雾,那飘飘扬扬的雪花,越来越大了。

七点钟的时候,电视机屏幕忽然灭掉,欢乐的声音嘎然停止,头顶上的日光灯也熄灭了。

“停电了!”孩子们发出一声哀嚎。

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太常见了。

尤其是过年过节的晚上,几乎雷打不动的会停上一场电,有时还会停上两三回电。

不是哪个变压器烧了,就是那个地方的电线断了。

大人们早就习以为常,点起煤油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在他们漫长的人生岁月里,没电的生活才是常态,也早就习惯在没电的情况下把事情做好。

城里也经常停电,只不过没有农村这么频繁。

林芝跟着弟妹们来到外面玩耍。

屋顶、树梢,草地上,已经积了一层皑皑的白雪。

村里的小朋友们都跑了出来,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玩打雪仗,一时间喧嚷不停。

林芝穿着厚厚的棉鞋,在路边盖了一层雪的草上踩来踩去,听那咯吱的响声。

乡村除夕的夜晚,带给她不一样的生活体验。

老三率先团起雪团,和弟妹打起了雪仗。

几个孩子笑呵呵的玩成一团。

邻居家的几个孩子也加入了战团。

李云海买了不少烟花炮竹。

他拿了一些出来,让弟弟妹妹们放着玩。

英子年纪小,放冲天炮的时候,没有及时松开手,等到快要炸了才吓得丢开来,那冲天炮就在她脚边游来游去,啪的一声,把她吓哭了。

李云海教她怎么放冲天炮,让她把冲天炮插在松软的土地上,点着炮以后,掉头跑开几米便行了。

林芝在城里放过鞭炮,点着了火以后,趁着火药推力,将手轻轻一松,然后双手捂住了耳朵。

叭!的一声,冲天炮在天空裂开来。

农村停电的时候,是小孩子们玩得最欢乐的时光。

而来电的那一刻,又是所有人最疯狂的时刻。

全村所有的电灯泡,忽然之间全部点亮,强大的电流,使得灯泡发出非比寻常的亮度!

“来电了!”全村的人都会大喊一声,声音在山谷间震荡回响。

家里没有电视机的人,便开始往有电视机的人家走动,有的还自带小板凳。

李云海家的几个叔伯亲戚,一来电就跑到他家来了,先占好看电视的位置。

停电差不多一个小时,时间快到八点整,1985年的春节联欢晚会,即将开始。

门外传来一声喊:“李云海同志!过年好啊!”

李云海一听这声音,便知道来的人是邵玉清,很是惊讶。

他连忙起身迎上前。

来的正是邵玉清,同来的还有一个派出所的同志。

“哎呀,邵领导!你好!这位同志,你好,快快请坐。”李云海和他们握手,请他们坐到火炉边来。

李德明笑着给他们递上两根笑梅,然后吩咐家里人泡茶、拿酒来喝。

邵玉清说,你们不要忙,今天是过年,我等下就回家了,我这次来,是送还李云芳丢失的50块钱。

李云芳惊奇的问道:“我丢失的钱,还能找回来?”

派出所的同志说道:“邵领导找到了我们派出所,我们在附近进行了摸排,找到了偷钱的小偷,把他抓了起来,你丢的钱,如数追回。”

他一边说,一边掏出50块钱,递给李云芳。

李云芳接过失而复得的钱,像捡着金元宝一样开心:“太好了!哥,我丢的钱又找回来了!谢谢你们,谢谢警察叔叔!”

邵玉清他们在李云海家喝了一杯酒,便即告辞离开。

50块钱被追回来,给这个热闹的除夕之夜,又添了几许欢乐。

李德明拿出红包,给家里人每人发了一个。

李云海也给家人发了红包。

小孩子们拿到红包,都高兴得蹦蹦跳跳,却不知道隔天的早上,这些红包就会被大人悄悄的摸走,美其名曰,帮你们存着钱读书用。

1985年的春晚,第一次搬到户外直播,却被评为办得最糟心的一次。

1983年春晚和1984年春晚,都在演播厅里举办,场地比较小,只能够容纳几百名观众。而北金工人体育馆能容纳1.5万名观众,比台里的演播大厅壮观多了。

想法是极好的,可惜的是,台里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条件,还不足以支撑在北金工人体育馆举行春节联欢晚会。春晚剧组甚至没有对讲机,所有的指挥只能靠有线耳机。有线耳机的信号又非常差,时断时续,这使得剧组指挥常常陷于失灵的状态,让整场晚会显得很凌乱,拖了六个小时才演完,没有1983年春晚和1984年春晚那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状态。

但节目还是不错的。

明星荟萃,精彩纷呈。

《故乡情》很好听,林芝听了一遍,便学会了,跟着哼唱。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有我幼年的足印。几度风雨骤,几度雪飞春,以往的欢笑依然在梦中;他乡也有情,他乡也有爱,我却常在梦里故呀乡行……”

午夜零点一到,外面响起了连续不断的鞭炮声。

“噼里啪啦!”不绝于耳的炮竹声,宣示新的一年来临了!

熊熊燃烧的火焰,点燃了除夕夜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山村夜色笼罩在明亮的火光中,蜕变成一幅祥瑞的动人画卷。

雪花和烟花在空***舞,交织出一幅动人的山村乐章。

最新小说: 病弱虫母成了星际万人迷 穿为阴冷掌印的亲闺女 痴情备胎?人设而已 团宠幼崽爱护计划 民国:卧底成了军统大哥 开局小学生,留遗书上战场 我的养成系女友(佛系和尚) 死亡亿次,我复制天赋杀穿万族! 神级选择:开局契约雷电将军 童年回忆:从神奇阿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