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第151章 孝期满(1 / 2)

第151章孝期满

在刘辩朝会期间,宪帝国丧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之中。

朝会之后,在百官哭丧之前,刘辩做着最后的安排。

对于卢植离开后的尚书台,刘辩将尚书令暂时空置,尚书台的事务暂由尚书仆射张驯接管,又将荀彧安排到了尚书台当尚书右丞,作为张驯的副手。

刘辩之意,是在他守孝期间维持决策层的原有架构,避免因新的尚书令造成不必要的动荡。

另一边,何皇后变成了何太后,便需从中宫搬至西宫与太皇太后相伴了,当然,还是要分居两处宫殿的,真要住一起,还不得天天打起来。

刘辩与一直守在宪帝灵前的董太后说起了停收西园礼钱和减免三年口赋两件事,出乎刘辩的预料,董太后并未因此发怒或是责怪他,只是长长叹息了一声。

见此,刘辩没再说了。

后他又在私下里嘱咐何太后:“母后观政之时,遇事可多询问太傅,若有不能决者,可先派人告诉我。”

参与朝会的朝臣在朝会结束后身穿丧服,以上公太傅卢植与大将军何苗为先,三公紧随其后,九卿次之,为大行天子哭丧。

而刘辩则收起了其他心思,正式开始为宪帝守孝。

这一守,便到了光熹元年。

期间,董氏与何太后不可避免地多次发生了矛盾,但好在董氏没说什么让董重来砍头之类的话。

倒是出了另一桩事,掀起了一些波澜。

大冬天的,天干物燥,北宫章台殿竟然意外失火了。

此事一出,立马就有人以此为由,上书弹劾十常侍。

失火乃是上天预警。

此时刘辩尚在守孝。

董氏与何太后皆在西宫观政,这些事如何瞒得过张让等人?

张让连同赵忠孙璋等中常侍一起,向两人哭诉士人的道貌岸然,以及党人曾经对他们的家人子侄做出的事,丝毫不提那些人有没有触犯律法。

董氏与何太后本就不会同意治罪十常侍,又念及宪帝在离世前还曾叮嘱刘辩善待张让和赵忠。面对张让等人的请罪哭诉,竟起了治罪弹劾者的念头。

好在在施行阶段被卢植和何苗劝住了。

在张让等人前去哭诉之前,郭胜便先一步告诉了刘辩。

刘辩知道后并未多做什么,只称赞了郭胜来得及时。

而在皇宫之外,此事虽被止住,却也不可避免地被泄露了。

由此,士人群情激愤,他们担心再次出现宦官当政的情况。

士人与宦官的矛盾冲突再一次具现出来,其带来的议论一下子压过了原本关于国家需不需要大赦天下的讨论。

唯有那些靠近中枢之人,正在等待着新君的回归。

刘辩守孝二十七日后,留下刘协和刘寿继续为先帝守孝,他则回到了云台殿。

玉堂殿带了过于浓厚的先帝气息,即便过了将近一个月,刘辩也本能地选择回到云台殿。

袁隗本就颇有声望,借着这股风潮,尤其是此前袁隗请求罢收西园礼钱并得到了新君的同意之后,他在刘辩守孝结束之后立刻上书,虽洋洋洒洒一大篇,但其主旨很是明确十常侍自张让赵忠以下,贪了许多钱财,一查便知。

他摸准了方向,知道刘辩一直都在整顿吏治,那么官吏要依国法处置,宦官难道就能免除吗?

最新小说: 知青美又娇,年代糙汉狠狠心动了 病弱娘娘她一路高升 哑巴小妻:热搜当天和豪门继承人闪婚了 猫神的鱼 致命偏宠 重生之我在虐文当丫鬟 惹到她,全公司都踢到铁板啦! 怒踹渣男后,千金被总裁哥哥独宠了 白月光归来,这隐婚老公我不要了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