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穿越 > 轩辕新明录 > 第八十五章 登基大典

第八十五章 登基大典(1 / 2)

四月初一,天气晴朗。杭州城内镇海楼前的祭坛早已搭建好,周围树立了四座仪门,扎着彩绸锦缎。祭坛的正南方向铺设了地毯,身在杭州的文武官员们在两侧肃立等候。

朱慈炤由一群礼部的官员簇拥着,步行转了一个大圈,从西侧钱塘门出杭州城,沿着城墙走到南门凤山门,在锣鼓喧天中进城,再由礼官郑斌引导,踏着地毯登上祭坛。焚香之后,把香插在了香案上的香炉里。朱慈炤跪下叩拜上天,群臣也跟着下拜。郑经因为身有残疾,被特旨免跪肃立,毛渊明和当天没有执事的穿越者们都站在郑经身后。黄宗羲和几个弟子也被安排在离祭坛不远处观礼。

朱慈炤拜祭完天地,站起身来,转身向着南方立定。郑斌朝着大家宣读登基诏书,就是葛世振所写的那份。诏书不长,简单叙述了大明遭逢甲申之变后的经历,说朱慈炤“潜伏浙东,忍待天时”,又特地夸奖郑成功父子“持兵海外,蓄志恢复”,现在是“天命变改,运在中兴”,所以拥立永王朱慈炤即大明皇帝位,“君临天下,号召四方”。

诏书宣读完毕,群臣山呼万岁,不过明显没有经过很好的排练,声音此起彼伏,只能说以眼下的局势,凑合着还算过得去。

接下去就是军机处安排好的重头戏:金和光亲自驾驶一架用大红丝绸做成的热气球,飞临祭坛上空,挂下来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大明皇帝万万岁”。

军机处在杭州多次试飞热气球,观礼的官员和百姓不少是见过热气球的,但在皇帝的登基典礼上放飞热气球却是没人想到的。当“大明皇帝万万岁”的条幅挂下来的一瞬间,人群中终于爆发出了整齐的喊声:“皇上万岁!”

朱慈炤这些天大部分时间留在家里,除了由军机处安排到岳庙祭祀了岳飞,前后与郑经、朱术桂见面吃饭,以及跟着郑斌演礼以外,并没有到处跑。现在看到如此宏大的场面和如此新奇的热气球,实在是激动不已。

祭天仪式结束,朱慈炤从祭坛上下来,坐上特别定制的鹅黄肩舆,到总督衙门升殿。毛渊明看到这架鹅黄肩舆,小声对身边的常镇业说道:“这还真是多亏了有金遇知这个杭州织造,否则都没人知道皇家的鹅黄肩舆怎么做。”

常镇业笑着答道:“他脸皮倒也厚,身为康熙的宠臣,占着杭州织造这个特级肥缺,投降大明不算,还真好意思进献这种东西。”

“用人用长嘛,无耻小人也看你怎么用他。”毛渊明说着,引着大家随着队伍前往总督衙门继续观礼。

杭州没有皇宫,也来不及专门建一个,因此就在总督衙门正堂行礼,让朱慈炤升座接受百官朝贺。反正官员的数量也不多,全都站在总督衙门大院里也不觉得拥挤。

行礼已毕,众官肃立候旨,郑斌又拿出一道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冲龄之际,遭逢国变,流离颠沛,潜伏浙东。今受群臣拥戴,身登大宝,惟思军国大事,不可轻忽,选贤用能,安敢随意。有招讨大将军、延平郡王世子郑经,两世孤臣,忠心可鉴,文治武功,众目所睹,才具雅量,宽仁孝悌,足堪委军国之重也。今命郑经承袭延平郡王爵位,赐银册银印,加南京留守衔,仍以招讨大将军名义,总摄一切军政事务。着该臣体恤朕意,奋武扬威,早破清虏,还于旧都,以慰大明诸先帝之英灵。钦此!”

郑斌念完,百官又是山呼万岁。毛渊明连忙和王守礼一人一边搀着郑经,慢慢上前领旨。

这一道旨意并不是葛世振所写,而是毛渊明、许纬辰和郑经商量之后让冯锡韩写的,文采自然是逊色了许多。旨意的内容浅显易懂,就是让郑经总摄军国政务。

关于这一点,穿越者们是有些争议的。纵然,郑经现在和朱慈炤的关系,宛如曹操与汉献帝,由郑经总摄军国政务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也有人认为,应该由朱慈炤下旨让军机处继续摄行军政要务,比如温如嵩和项绍宽在送回来的信里就是这么说的。

最新小说: 晋血山河 重生明兰,这次不留遗憾! 北宋:我成了赵佶 花豹突击队 火枪洗明路 世子风流!你管这叫嚣张跋扈?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银河系最强战神 唐人街教父:重生北美1868 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