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下载网 > 穿越 > 轩辕新明录 > 第十八章 乌兰布通诱敌战

第十八章 乌兰布通诱敌战(1 / 2)

时宪历四月二十,格里高利历5月28日,包括锦衣卫和护军在内的近万人,簇拥着皇帝和郑克臧从京城出发。沿途正常预计四十天,将会在五月底到达热河。而两个军镇的野战军,以及大批卫所军,都已经在何祐的指挥下,在热河附近集结完毕。岳亮和赵芈兰还在热河行宫以南不远的地方,临时搭建了一个战地医院,可同时容纳约两千伤员,里面待命的八百多护士,都是羽林苑这几年培养出来的。

裕贝勒福全被郑克臧委以重任——在安南征伐中的杰出表现,让郑克臧和军机处都对福全的忠诚和能力感到认可——他率领五千绿旗兵,前往乌兰布通阻击噶尔丹的大军,真实意图则是诱敌,将噶尔丹引到明军在热河布置的阵地前。京城的北外城一共住着不到八千户满洲和蒙古绿旗,五千绿旗兵意味着三分之二的绿旗家庭要派一个男丁参加这场战役。清朝开国名将佟图赖之子佟国纲、佟国维,重臣米思翰之子傅马齐、傅马武等人全部随军征战。

大军出发之后,京城又变回太子朱和尭理政的状态,政务由陈永华内阁处理,军务由负责留守的刘国轩和军机处的潘兴协办,洪诚丘、姜承志、王鼎等人终日陪着朱和尭,为重要事务作出裁决。

眼下最要紧的,就是确保前线的供应,包括粮食和物资。

京师顺天府和北直隶一带的驻军,平时粮食就要靠南方供应,到了战争时期,更是需要南方加倍供应粮食。军机处给南京发了好几道行文,督促粮食北运。

南京军机处从来也不含糊,回函表示已经在湖广、江西两省展开军需捐纳,凡捐粮本色一百八十石或折色银一百两者,即给监生出身,这个价格比日常捐监便宜了二十两,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更大一些。而且,本年是乡试年,捐监之人可以在秋天参加乡试。为了提高大家捐监的积极性,南京礼部宣布,本科乡试湖广、江西两省各增加举人名额十五个。

增加举人名额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在整个科举体系中,考举人是竞争最激烈的一环。截止到四月初,湖广、江西两省已有三千余人输粮捐监,总共获得粮食近六十万石,正通过漕运和海运源源不断地向京城运送。后续估计还能有二、三十万石粮食可以送到。

朱和尭当然会有些奇怪,觉得为什么不在更为富庶的南直隶和浙江开军需捐。洪诚丘只能告诉他,一个反常识的地方就是,由于人口密度高、生活水平高,南直隶和浙江的粮食存余其实比湖广和江西更少,有些年份商人甚至会从湖广省的江汉平原向南直隶的太湖平原贩运粮食牟利,一般人想不到这种情况。

另外,为了更好地解决南方水利建设、河槽养护、沿海海塘修建等问题,南京军机处提出一个综合解决方案:将工部都水司升格为水利署,设从三品水利侍郎管理,于长江、运河等干流途径州县,增设水利州判、县丞,专司其事。另在南京增设海事署衙门,以正三品海事侍郎总领其事,沿海各府、直隶州增设海事通判、州判,统管一切海塘修建、渔民、商船管理等等。

这套方案若是付诸实施,大概要增加近五百名水利县丞和二十多名海事通判。不过,稳妥起见,水利县丞先于运河沿线、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地区试点加设,海事通判于广东、福建两省试点加设。若运作良好,再于别处推行。

最新小说: 晋血山河 重生明兰,这次不留遗憾! 北宋:我成了赵佶 花豹突击队 火枪洗明路 世子风流!你管这叫嚣张跋扈?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银河系最强战神 唐人街教父:重生北美1868 后周有我,赵匡胤休想黄袍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