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1 / 2)

今年的秋天发生的事情似乎是格外的多。

先是江南乡试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饱读诗书的学子,等待着九月的发榜。等到发榜的那一刻,很多有名气的考生全部发挥失常,然而榜上竟然有吴泌、程光奎二人的名字。这两个人呢,都是扬州盐商富家子弟的公子哥,基本上处于半文盲状态。很多寒窗苦读的学习便不愿意了,这样的结果也让士子们寒心,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怒,这些考生把匾额上的“贡院”改为“卖完”,为了讽刺主副考官左必蕃、赵晋,江南学子还写了一副对联:“左丘明两目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这件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两江总督噶礼想尽快的平息这件事情,他采用镇压的方式,抓了十多名考生,江南巡抚张伯行和苏州织造李煦,分别给圣上汇报了这件事情。康熙爷接到奏折非常气愤,于是派户部尚书张鹏翮、漕运总督赫寿为钦差大臣来查这件事情。

清悠不由得庆幸,自己家的大哥在两年前就已经考中了举人,但是没想到,今年发生的事情也会波及到自己家。

耿氏一族虽然是世代包衣,但是得圣上批准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又因为祖籍在江南,因此,想要科举就只能回到江南。

江南人才众多,各个学子都是饱读诗书,文采斐然,自家大哥也是考了三次才考了上去,自从两年前自家大哥耿春考上之后,就建议直接外派出官,含金量也是够够的。由此可见,江南的科考难度有多大。

自家大哥还想在明年在冲击一下会试,江南舞弊案一出,人心惶惶。就连自家大哥都受到了影响,被人质疑“举人”的真材实料。

本来想着,清者自清,可流言却越演越烈,迫不得已,阿玛为了不打扰大哥的学业,专门让额娘到府上找自己,想请四爷帮忙送大哥去朝廷新办的鳌峰书院,一是为了避开京城的纷纷扰扰,避免这些事情打扰到大哥的学业,自己家的的事情,自己知道,自家大哥绝对是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这一切的,可京城之中有些人却想借江南舞弊案将污水泼到自家大哥身上,这背后之人是谁,还不知道,但是清悠心里明白一定是为了打扰大哥的复习,从心里上击溃大哥,江南舞弊案一日不弄清楚,一日耿春身上的嫌疑就弄不下来;

二是为了耿春的学业,每年二月初旬,鳌峰书院都会悬牌出示招考。

之前是因为“父母在,不远游。”阿玛和额娘舍不得大哥出门游学,因此,没有让大哥报考,而且人家招收的对象招收对象为全省九府一州品学兼优的生员。自家大哥虽然优秀,但却不在全省的范围之内。

听闻书院每逢月初或中旬,由山长主持学习和测试。山长高坐堂上,命题宣讲或讨论经义,学生环坐静听共学。后来共学废了,改为讲学而以兼课士为主。后讲学又废,直以八股文章和试帖诗作为课士的主要学习项目。书院每年例于二月十五日以前,由督、抚亲临院中举行甄别试。生员、监生试大题,童生试小题,都是八股文一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获选的按期参加月课,每月2次。初六日为师课,十六日为官课,秩序井然。

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很受朝廷器重。

因此,鳌峰书院在坊间的名声是很好的,但因为眼下早已过去了报名时间,府里实在是迫不得已,才找上了四爷。想着鳌峰书院为康熙四十六年巡抚张伯行建的,四爷和张伯行颇有交情才想进府试一试,

最新小说: 知青美又娇,年代糙汉狠狠心动了 病弱娘娘她一路高升 哑巴小妻:热搜当天和豪门继承人闪婚了 猫神的鱼 致命偏宠 重生之我在虐文当丫鬟 惹到她,全公司都踢到铁板啦! 怒踹渣男后,千金被总裁哥哥独宠了 白月光归来,这隐婚老公我不要了 要命!分手后我成了前任小叔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