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节(1 / 2)

阿黄和阿牛的家已经变了模样,当初的砖瓦房已经显旧,倒是门洞和院墙是新翻盖的,当初的孩童变成了年轻人,已经成家立业。

方长走到羊肉面摊上,要了碗羊肉面,没有加蛋。

摊主依然是徐莲蓉夫妇,不过十数年过去,他们比起上次见到,已经略显苍老,鬓边多了几根白丝。而两人做面的手艺,也随着岁月变得精益求精,流畅而稳定。

羊肉面的味道,有了不小的变化,但感觉很好。

方长看到旁边有个年轻人略微眼熟,于是他直接问道:“阁下看起来面善,不知道是哪里人?”对于他来说,直接问比动用灵觉占卜要方便舒服不少,所以方长更喜欢去看去听。

年轻人看了看方长,见他外面年纪轻轻,又让人心生好感,于是拍了拍旁边的扁担,大方地答道:

“在下姓谢,在怀凤府和龙安府之间跑腿捎货为生,阁下是?”

“我叫方长。”方长点头说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眉眼之间和当初的怀凤府老谢确实很像,所以他才出声询问。

“噢?啊,家尊在世时候倒是提过这个名字,不过……”

“就是我,我当年与令尊有过几面之缘。”

“原来是方世叔,是在下失礼了。”年轻人起身行礼道,而后他坐下开始聊天:“这羊肉面,家尊在世时候就喜欢。如今我也很喜欢这里的面,每次从龙安府回来的路上,在这虎桥镇停留过夜的时候,都要吃上两碗。”

------------

第538章 【算不算有缘人】

在吃面的时候,方长和这年轻人聊了许久。

年轻人的名字叫谢嘉平,他从事脚夫这个行当有些年头了,对于两府之间的路途,年轻人已经像他父亲一样熟练。

谢嘉平也继承了父亲谢广安的习惯,每次从龙安府回怀凤府的时候,总要在这虎桥镇停留住宿,并吃上一两顿羊肉面。若是妻儿想吃伏虎饼,他也会顺路从虎桥镇带上几个回家。

不过,谢嘉平也拓展了新业务。

“原本只有龙安府和怀凤府这种大城之间,才有雇我捎货的人,如今山里林溪村产的药材越卖越好,带动的虎桥镇也繁盛起来,虎桥镇越来越大,如今经常有从虎桥镇开始或者到虎桥镇的捎货生意。”

谢嘉平的收入,比当年的谢广安要多上一些,所以他吃面是多加个煎蛋的。吃饱喝足,他拽过旁边的扁担,轻轻用力便担在了肩上,而后朝方长道别,才离开镇子顺着官道向西远去。

方长也会账起身,准备继续出行。

当年在虎桥镇看到的孩童,纷纷已长大,速度快的已经当了爷爷,也不知道下次再来,这里又会是什么景象。

当然,对于他来说,这些世事罔替,便如日升日落一般,是天下不停在发生,也会继续下去的事情。滚滚黄尘中,喜怒哀乐、生老病死,都是天地间运转的一环,也是自然的角落和本身。

…………

方长离了虎桥镇后,并未继续向前走,而是转身向东。

虎桥镇在林溪村相邻的官道处往西面一段距离,所以方长这样行走,又重新经过了林溪村,不过他未停留,只用普通路人的速度,缓缓向东面走。

旁边就是云中山,山坡上木植浓密,大多数地方难以穿行。

不过还是有小路通进山里,虽然多数小路上都荒芜少人行走,倒是山神庙附近有条宽阔的路,还有行人进出。更有人在三叉路口处摆了个小摊,卖些茶水和粗硬点心,还有香烛。

路人在这里买水食解渴饿时候,摊主便会怂恿他们上山去拜一下山神,求个庇佑保行路平安,倒是总有人被说动,买下香烛进山祭拜。

里面章山神的庙宇香火很是兴旺,还有几户人家在此落户,包括新近回云中山的的胡云夫妇。不过这里还没有统一的名字,周围各地的人们说起这儿,还是会称呼这里为“山神庙”。或许再过些年,这里会有个正式些的名字,叫某某村或者某某镇。

方长顺着官道一直向东,在天色堪堪暗下去的时候,进了龙安府。

这里是府城,城池规模很大,不过天长日久,里面的建筑已经有些拥挤。方长找到这城里最大的酒楼,名叫“和顺居”的,点了桌餐食吃光,而后在酒楼旁寻了家客栈住了一宿。

他并未在龙安府府城多停留,第二天便启程,继续上路。

除了龙安府城的东门,方长选了条微微偏北的路。这周边的地势平坦,片片丰腴的农田之间,路网密杂、交通繁盛,他甚至还见到条河上,有人撑着小船载人在脚下的桥柱间穿过。

隐居了十余年后,方长的心态更加平和。

这次下山他没有再像之前那样全速赶路,而是用普通人行路的速度缓缓地走。路上和路边,对他来说全是风景,不论是山石田土,还是过往的行人车马,方长都饶有兴趣地观察或聆听,乐在其中。

如今的天下很是太平,便是两界融合这种事情,都因为时间太缓慢而不必着急,毕竟应对方案已经算走上了正轨。

傍晚时分,周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但路边有座小土地庙,虽然旧但并不破,至少屋顶和窗户都完好,中间的土地像也能看出些当初的色彩。已经发白的供桌上面,残余着香烛的灰烬。

外面天气看起来要下雨,于是不少行人都朝这里来,借这里的屋舍躲避一下。

其实这路边小庙的条件对于行人们来说,已经算得上豪华,毕竟方长当年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很多时候,人们赶路中途遇到夜晚,都是在路边寻找避风处升起火来,待一宿就算,头顶更是不会有什么遮挡,若是遇上大雨,只能自认倒楣。

有人寻来个旧火盆,从外面费力搜寻了些柴禾点燃,跳跃的火光不仅能够照明,也能让大家的心安静下来休息的更舒服些。只是柴禾并不好寻找,毕竟对于天下百姓们来说,燃料是排在日常生活中最先一位的东西,“柴米油盐酱醋茶”,甚至排在米之前。

方长随着大家一起走进庙里,他寻了个角落坐下。

不少人进来后,都先朝着供桌上的神像拜两拜,然后才进屋,有条件的还会拿出点零碎东西供在神像前面——当然,没什么用。

不过方长能够清晰感觉到,这处的土地,其实早就在偷偷地护佑着庙里的人。在他的视野中,供桌上面的土地神像,甚至都有些发出光芒来。这里的土地法力修为很不错,毕竟坐拥如许大一个庙宇,还紧挨着官道。

方长记得,自己见过最为寒酸的神祇,其庙宇不过是在山壁上掏出来的,大小只有一两尺的神龛,同样,荒郊野外的山神土地也很常见。

他并未打扰这里的土地,而是默默坐在墙角处,观察这些人们的言行。

轰隆隆——

外面下起了雨,有风吹进来,让火盆里跳跃的光芒一阵颤动。

最新小说: 长生之打造少年仙帝军团 情深慕白首: 顾先生,我们不熟 重生娱乐天王 凡道仙途 花开无心 重生大小姐野又飒,撩翻禁欲大佬 一见所爱 留守妇女的秘密 瓦龙:就算是配角也能逆天改命 荒野救赎之旅